查词语
查词语

假面具

拼音:jiǎ miàn jù

注音:ㄐㄧㄚˇ ㄇㄧㄢˋ ㄐ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假面具 jiǎmiànjù
(1) [mask;false front]
(2) 仿照各种形象制造的面具,用于演戏、化装或作为玩具
(3) 现在常用来比喻虚伪的外表
她丢下了女性的矜持的贞静的假面具

英文翻译

1.mask; false front

详细解释

(1).仿照人物或兽类脸形制成的面具。 清 袁枚 《新齐谐·洗紫河车》:“少顷,外有敲门者, 丁 ( 丁鎧 )惧伏牀下,妻开门,牛头鬼入,取牛头掷几上,一假面具也。” 清 黄遵宪 《纪事》诗:“或带假面具,或手执长枪。” 草明 《乘风破浪》第二十章:“小弟弟出其不意地把假面具挂到姐姐脸上,便飞跑下楼去了。”
(2).比喻伪装的外表。 孙中山 《统一中国非北伐不为功》:“今两 湖 人知 吴佩孚 之谈民治者,实为一假面具,而不信之矣。” 巴金 《家》四:“她跟别的人一样,白天也戴着假面具忙禄,欢笑。”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社交场合或日常生活中戴上的伪装,掩饰真实的面目。
详细解释
假面具是由“假”和“面具”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假指虚伪、不真实,面具指遮掩面部的装饰物。假面具在比喻中指人们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隐藏真实的自我,戴上伪装的面具,以此来获得他人的喜欢或利益。
使用场景
假面具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虚伪和伪装。它可以用来形容在社交场合、工作环境或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而掩饰真实的面目。例如,一个人为了在工作中得到提升,不得不戴上假面具来讨好上司。
故事起源
假面具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明代戏曲《西华山》。故事中,有一个叫张头山的人,他在山中偶然发现了一个金面具。当他戴上这个面具后,竟然可以隐身,让人看不见他的真实面貌。后来,张头山将这个面具带到了人间,用它来行骗。由于这个故事,假面具成了表示虚伪和伪装的象征。
成语结构
假面具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假”和“面具”组成。
例句
1. 他在面对领导时总是戴着假面具,表现得非常谄媚。2. 她平时看似友善,但实际上是戴着假面具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假面具与人们在化妆舞会上戴的面具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戴上假面具后,变得虚伪不真实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戴上了假面具,表现得非常乖巧。2. 初中生:为了迎合同学的口味,她戴上了假面具,装作喜欢流行音乐。3. 高中生:在高中时期,很多人都会戴上假面具,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4. 大学生:在大学里,有些学生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得不戴上假面具来融入集体。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