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围脖强迫症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概述

围脖强迫症,“今天你织围脖了吗?”随着微博的火暴,越来越多人见面就聊起微博。但由于“迷恋”微博,网友中出现一大批“微博控”,他们每日每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甚至放弃睡眠时间,从各大医院心理科了解到,临床上微博成瘾者逐渐增多,他们中不少人患有强迫症和焦虑症。

心理疾病

1、微博强迫症,因微博得上心理疾病,一些网络爱好者最近玩微博玩得很苦恼,建博以来一有空就上微博,每天平均浏览微博时间超过10小时,成了名副其实的微博控。逐渐地发现自己很焦虑,精神状态非常差。第二天上班毫无精神,食欲不振。

2、总是下意识地强迫自己去看微博,很期待刷新页面的那一刻,即使晚上上厕所我也要看一下。在办公室和家里坐在电脑前,一定会打开微博页面;上下班和出差路上,就用手机上微博,拍下照片立即上传;每天醒来就在想今天微博该和博友讨论什么;晚上关掉电脑睡不着觉,很多次都是开着电脑,两三小时醒一次去刷新页面。

3、说实话像和微博谈了一场恋爱。但这场恋爱太累了,我觉得我的身体快承受不了了。无奈只得求助心理医生,医生诊断为强迫症。

4.IT 公司的张小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公司以自己研发的产品名称“ppmeet视频会议“在新浪微博上注册了一个官方微博,由于工作的需要,李小姐每天至少4个小时在不停的更新微博内容,回家后还想更新自己的私人微博,每天花在上面的时间将近7个小时。李小姐现在直呼有点受不了,压抑的很。医生后来告诉她,这就是患上了”微博强迫症”。

微博现象

1、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300人中,有78人(26%)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微博;有45人(15%)出门在外使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微博,上厕所也不耽误;而有18人(6%)每天发微博10条以上;有84人(28%)至少每天上1-3次微博;只看微博不发言的有21人,有空才上微博的42人;不知道微博的仅12人。

2、连续上微博六小时可能成瘾,事实上微博成瘾的病例越来越多。杭城各大医院心理科都出现类似病人。

3、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6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即为“网络成瘾”。

成瘾表现

1、主要表现为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反应。

2、成瘾标准也要在以下5条至少符合1条: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固执地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3、每日上微博6小时,且符合以上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即为微博成瘾。

影响后果

1、微博成瘾会致两大心疾,别小看微博成瘾,它很可能导致焦虑症和强迫症。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微博,每天要发微博10条以上,至少每天上1-3次微博,经常毫无原因地反复打开微博,反复刷新微博页面。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已经患上微博强迫症。

2、上班上微博,下班也上微博,吃饭玩微博,上厕所都玩微博,一天到晚时刻保持高度兴奋的状态,连休息时间也被微博挤掉。这样往往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疲惫,精神衰弱,更严重的会导致焦虑症产生。

3、这些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微博,他们每天都会不自主地上微博,关注微博。微博有粉丝数,关注度,像这种想去淘宝批量买粉丝来超越其他同事,已经产生攀比和嫉妒心,从而导致这两大心理疾病。

4、由于过度沉迷于微博的虚拟世界,容易导致个体社会功能的缺失。微博本来是增强人际交往的工具,但是过度沉迷却会起相反的作用,导致个人与现实社会的隔离,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专家建议

1、“织围脖”一定要掌握“度”,一定要明确自己使用微博是基于何种需要,如果是工作需要,工作完成后应尽量少上微博;仅是娱乐需要的,在娱乐消遣达到身心满足后应停止关注微博,微博控要把握“度”。

2、使用微博要在需求范围之内,不能因为玩微博挤掉正常休息时间。比如双休日,下班后就应和朋友出去唱唱歌、聊聊天、喝喝茶,选择其他比较休闲健康的方式放松自己。

3、在博客界有超亿人气的徐静蕾转战微博那也是相当低调,8月就把微博开启,至今粉丝才6000多人,而要怪也只能怪老徐太会玩神秘了。不过老徐这个名为“强迫症前期”的微博还是留下了一些端倪,微博里几张《将爱》的剧照,上传的时间也跟徐静蕾在法国拍戏的时间非常吻合。而“强迫症前期”关注的好友中,“开啦电子杂志”也赫然在目。

基本含义
形容一个人对社交媒体的强迫症,无法自拔地沉迷于围脖等社交媒体平台。
详细解释
围脖强迫症是一个由“围脖”和“强迫症”组成的成语。围脖是对微博的俗称,而强迫症是指一种病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无法控制地反复进行某种行为,例如洗手、整理物品等。围脖强迫症形容一个人对社交媒体的沉迷程度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无法自拔地沉迷于围脖等社交媒体平台,无法自控。
使用场景
围脖强迫症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整天沉迷于社交媒体,无法自拔的人。例如,有些人整天只顾着刷围脖,完全忽视身边的工作和生活,这就是典型的围脖强迫症患者。
故事起源
围脖强迫症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社交媒体兴起的时期。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这个成语的出现,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现象。
成语结构
围脖强迫症由“围脖”和“强迫症”两个词组成,通过结合两个词的意义,形成了新的含义。
例句
1. 他整天只顾着刷围脖,已经成了一个围脖强迫症患者。2. 她对围脖上的事情非常上心,可以说是围脖强迫症的典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围脖强迫症与沉迷于社交媒体的现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关联。可以想象一个人整天盯着手机刷围脖的情景,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社交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社交媒体的知识,从而避免围脖强迫症的发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哥哥整天只顾着刷围脖,已经变成一个围脖强迫症了。2. 初中生:我有一个朋友,他对围脖上的消息特别着迷,简直是围脖强迫症患者。3. 高中生:我的同桌整天只顾着刷围脖,已经成了一个围脖强迫症患者,对学习完全不上心。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