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促促

拼音:cù cù

注音:ㄘㄨˋ ㄘ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犹短短的。指时间。 三国 魏 曹操 《苍舒诔》:“促促百年,亹亹行暮。”
(2).犹短短的。指空间。 唐 张籍 《山头鹿》诗:“山头鹿,双角芟芟,尾促促。”
(3).匆匆。 晋 陆机 《豫章行》:“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唐 刘禹锡 《途中早发》诗:“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冯至 《北游》诗:“匆匆地来,促促地去,匆促的人生!”
(4).拘谨小心貌。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歠。”
(5).劳苦不安貌。 唐 李益 《促促曲》:“促促何促促, 黄河 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牀将影宿。” 唐 王建 《促促词》:“促促復刺刺,水中无鱼山无石。少年虽嫁不将归,白头犹著父母衣。”《全唐诗》卷二九八作《促剌词》,首句作“促剌復促剌”。剌,“刺”的误字。 清 方苞 《顾友训墓志铭》:“相视饮泣,意绪促促。”
(6).象声词。虫鸣声。 唐 王建 《当窗织》诗:“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唐 李咸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明 高启 《秋怀》诗之二:“促促草下虫,催我索故衣。”
(7).象声词。机杼声。 宋 梅尧臣 《促织》诗:“札札草间鸣,促促机上声。”
(8).象声词。沙上急走声。 唐 李贺 《黄家洞》诗:“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基本含义
形容急迫、迫切。
详细解释
促促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行动急迫、迫切。它强调时间紧迫,需要立即行动或处理。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任务、工作或行动的紧迫性和迫切性。
使用场景
促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特别是在工作、学习或紧急情况下。例如,当你有一个重要的项目需要完成,但时间很紧,你可以说:“我现在感觉很促促,我必须尽快完成这个项目。”又或者,当你有一个重要的考试即将到来,你可以说:“我感到很促促,我需要立即开始准备。”
故事起源
目前还没有关于“促促”成语起源的确切故事。
成语结构
促促是一个重复词语,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
例句
1. 我们的工作进度很促促,我们必须加快完成。2. 学生们感到很促促,因为期末考试即将到来。3. 老板给了我们一个促促的任务,要求我们在两天内完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其他含有“促”字的成语进行联想来记忆“促促”这个成语。例如,“催人奋进”、“催人泪下”等。另外,可以将“促促”与紧迫的情境进行关联,将其与需要立即行动的场景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促”字的成语,如“催人奋进”、“催人泪下”等,以丰富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催我写作业,我感到很促促。2. 初中生: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同学们感到很促促。3. 高中生:大学入学考试临近,学生们感到很促促。4. 大学生:毕业论文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我感到很促促。5. 成年人:工作任务很多,我感到很促促。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