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ng pō
注音:ㄆㄧㄥˊ ㄆㄛ
繁体:
详细解释
平颇是由“平”和“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平指平和、平稳,颇指偏颇、偏离。平颇一词表示言辞平和、态度温和,不偏激、不偏颇。
使用场景
平颇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态度,表示对事物持平和、客观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沉着冷静,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人过于偏激、不客观。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十四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颇与齐宣公的争执。齐宣公责备颇的言辞偏激,而颇回答说:“君子之言,平平颇颇。”意思是说君子的言辞应该平和温和,不偏激。后来,人们将颇的回答“平平颇颇”简化为“平颇”成为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平颇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
例句
1. 他在争论时一直保持平颇的态度,没有过于偏激。2. 老师教导我们要做到言辞平颇,不要偏袒任何一方。
记忆技巧
可以将平颇的发音和意思进行联想,发音“平”和“颇”分别代表平和和偏颇,联想到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平颇相关的成语,如“平心静气”、“平心而论”等,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朋友在玩游戏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都保持了平颇的态度,一起解决了它们。2. 初中生:老师在讲课时,我们要保持平颇的心态,认真听讲,不偏听偏信。3. 高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我们要保持平颇的心态,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努力。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我们应该保持平颇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对方的观点。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平颇的心态,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地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