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愧耻

拼音:kuì chǐ

注音:ㄎㄨㄟˋ ㄔ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羞耻。《书·说命下》:“其心愧耻,若挞于市。” 唐 韩愈 《答窦秀才书》:“足下之能,足以自奋, 愈 之所有,如前所陈,是以临事愧耻而不敢答也。” 宋 苏辙 《<孟子>解》:“人之为不善也皆有愧耻不安之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惩淫》:“顷刻心下清醒,愧耻无以自容。”

基本含义
感到羞愧和惭愧
详细解释
愧耻是指因为自己的言行或行为不当而感到羞愧和惭愧。这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错误或过失而感到内疚和不安。
使用场景
愧耻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道德、行为或品德上感到羞愧和惭愧。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或者对他人产生了伤害,他可能会感到愧耻。这个词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比较中感到自愧不如,或者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感到愧疚。
故事起源
《诗经·小雅·鹿鸣》中有一句诗:“愧我独兮,不群。”这句诗意味着感到羞愧,不敢与他人相比。后来,人们将“愧我独兮”中的“愧耻”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
成语结构
愧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其他结构。
例句
1. 他偷了别人的钱包后感到愧耻不已。2. 在考试中作弊让他感到愧耻,他决定以后要诚实守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愧耻”这个词语与自己曾经做过的错误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例如,你可以想象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不道德的事情,然后想象自己因此感到愧耻和内疚的情景,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愧耻”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自愧不如”、“惭愧”等。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愧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被老师批评时,我感到非常愧耻。2. 初中生:我对自己在考试中作弊感到非常愧耻。3. 高中生:我因为欺骗朋友而感到愧耻和内疚。4. 大学生:我在大学期间曾经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感到愧耻。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愧耻”这个词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