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典故

拼音:diǎn gù

注音:ㄉㄧㄢˇ ㄍ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名)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构成]
偏正式:典(故
[例句]
文章中的典故很多。(作主语)

英文翻译

1.{语} (classical) allusion; literary quotation

详细解释

◎ 典故 diǎngù
[literary quotation;classical allusion] 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
引用典故
(1).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讌见,輒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北史·高隆之传》:“ 隆之 性好小巧,至於公家羽仪,百戏服制,时有改易,不循典故,时论非之。”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压角之来莫究其始, 开元 礼及累朝典故并无其文。”
(2).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大戏节戏》:“其时典故如 屈子 竞渡, 子安 题阁诸事,无不谱入,谓之月令承应。”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一》:“语杂詼谐皆典故,老传著述岂初心。” 老舍 《茶馆》第三幕:“‘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又有典故,出自《武家坡》!”

基本含义
典故指的是文化传统中经常引用的故事、事件或人物,用以说明某个观念或道理。
详细解释
典故是指在文化传统中被广泛引用的故事、事件或人物。它们通常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可以用来说明某个观念、道理或情境。典故在语言中的使用非常普遍,尤其在文学作品、演讲和日常交流中经常被引用。
使用场景
典故可以在各种场景中使用,包括写作、演讲、教育和日常交流。它们可以用来增加语言的表达力,引发读者或听众的共鸣,以及传递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故事起源
典故的起源多种多样,有些来自历史事件,有些来自文学作品,还有些来自神话传说。这些故事经过长期的流传和演变,成为了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结构
典故通常以四个字的成语形式出现,例如“亡羊补牢”、“杯弓蛇影”等。它们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记忆和理解。
例句
1. 他的演讲中引用了许多历史典故,使得整个演讲更加生动有趣。2. 这个故事是一个经典的典故,用来说明人们的贪婪会导致灾难的发生。
记忆技巧
要记住典故,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制作闪卡:将成语的拼音、含义和例句写在一张卡片上,反复阅读和复习。
2. 创造联想
将成语和自己熟悉的事物或情境联系起来,形成有趣的联想,帮助记忆。
3. 用成语造句
尝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成语造句,加深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要深入学习典故,可以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历史书籍或参加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了解典故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兔子和乌龟的典故,教会了我们不要懒散。
2. 初中生
在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许多成语的典故,它们让我们的写作更有趣。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典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4. 大学生:在文学研究课上,我们深入探讨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发现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以上是关于“典故”词语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