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涂乙

拼音:tú yǐ

注音:ㄊㄨˊ 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涂乙 túyǐ
[delete and change;prune (an essay,etc.)] 对文字进行删除改动。涂:抹去;乙:勾画
烛下写试无误笔,即题其后云:并无楷改涂乙注。——洪容斋引《贻子录》

详细解释

(1).删改文字。抹去称涂,勾添称乙。 宋 欧阳修 《<诗谱补亡>后序》:“凡补其谱十有五,补其文字二百七,增损涂乙改正者三百八十三,而 郑氏 ( 郑玄 )之谱復完。”
(2).泛指修改文章。 宋 陆游 《跋陵阳先生诗草》:“先生诗擅天下,然反覆涂乙……其严如此。” 清 龚自珍 《邻儿半夜哭》诗:“涂乙迨一纪,甘苦万千并。”

基本含义
指在某种情况下,涂改、篡改、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
详细解释
涂乙的本义是指用墨水或颜料涂改文字或图案,后来引申为篡改、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恶意篡改、改变事物真相或本质,并以此谋取私利的行为。
使用场景
涂乙常用于批评人们篡改事实、改变真相的行为,特别是在政治、新闻、历史等领域。可以用来形容新闻报道中的虚假信息、政治家的虚伪行为以及历史上的篡改事件等。
故事起源
涂乙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外物》篇,其中写到一个人用墨水涂改他的名字,以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涂改本来面目是一种欺骗行为,是不道德的。
成语结构
涂乙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涂”,第二个字是“乙”。
例句
1. 这个新闻报道涂乙了事实,完全失去了可信度。2. 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涂乙了历史的真相。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涂乙”与“篡改真相”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墨水涂改文字,改变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篡改了事实真相。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涂乙相关的成语,如“涂炭生灵”、“涂改”等,来扩展对涂乙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涂乙了自己的考试成绩,骗了爸爸妈妈。2. 初中生:政府官员为了个人利益,经常涂乙事实,欺骗人民。3. 高中生: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涂乙行为,让人们难以相信新闻的真实性。4. 大学生: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涂乙了历史的真相。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涂乙”。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