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常山舌

拼音:cháng shān shé

注音:ㄔㄤˊ ㄕㄢ ㄕ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新唐书·颜杲卿传》载:“ 杲卿 至 洛阳 , 禄山 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 杲卿 瞋目駡曰:‘汝 营州 牧羊 羯 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 唐 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 禄山 不胜忿,缚之 天津桥 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绝,贼钩断其舌,曰:‘能復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 颜杲卿 为 常山 太守,后因以“常山舌”作宁死不屈之典。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为 张睢阳 齿,为 颜常山 舌。” 程善之 《和孟硕狱中诗》:“ 常山 舌在心犹壮,《南史》书存手自持。”

基本含义
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人。
详细解释
常山舌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常山指的是山东省的一个地名,舌意为舌头。常山舌形容一个人的口才极好,能够说服他人,辩驳他人的观点。
使用场景
常山舌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辩论、辩驳、口才出众的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政治家、律师、演讲家等职业,也可以用于形容平时善于辩论、能够以言辞说服他人的个人。
故事起源
常山舌的故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当时山东有一个国家叫常山国,国内有一位名叫杨子的人,他的口才非常出众,能够以言辞说服他人。因此,人们就用“常山舌”来形容杨子的口才,后来这个成语就广泛流传开来。
成语结构
常山舌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常山”是指一个地名,表示特定的地域;“舌”是指舌头,表示能言善辩。
例句
1. 他是一个常山舌,无论遇到什么争论,都能够用自己的言辞说服对方。2. 这位演讲家的口才真是了得,可以说是常山舌中的佼佼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常山舌”中的“山”字,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山有高峻之意,而舌可以联想到说话,因此常山舌可以理解为能够高峻地说话,即口才出众。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巧舌如簧”、“辩才无碍”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常山舌,每次辩论赛都能够说服大家。2. 初中生:他的口才真是了得,可以说是常山舌中的佼佼者。3. 高中生:这位辩论队的队长是个常山舌,每次比赛都能够说服评委和观众。4. 大学生:他在辩论社团中是个常山舌,能够轻松战胜对手。祝您学习进步!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