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 (橋) qiáo ㄑㄧㄠˊ ◎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立交桥。 ◎ 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桥手术。 ◎ 古同“乔”,高。 ◎ 古同“矫”,正,整。 ◎ 姓。
◎ 桥 bridge
详细字义◎ 桥 橋 qiáo 〈名〉 (1)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2) 同本义 [bridge]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 安阳,初作 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 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 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3)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4) 器物上的横杆 [beam]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5) 又如:鞍桥 (6) 木名 [tree’s name]。如:桥梓(桥木和梓木)词性变化 ◎ 桥 橋 qiáo 〈动〉 (1) 架桥,修桥 [build a bridge] 桥孙水,以通 邛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 通“矫”。纠正 [correct] 以桥饰其情性。——《荀子·儒效》 掉指桥以偃蹇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 桥 橋 qiáo 〈形〉 通“乔”。高 [high;tall]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诗·郑风·山有扶苏》 于是桥起。——《庄子·则阳》
[①][qiáo][《廣韻》巨嬌切,平宵,羣。]亦作“槗1”。“桥1”的繁体字。(1)桥梁。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2)架桥。(3)器物上的横梁。(4)指如桥之物。(5)木名。(6)通“喬”。高。(7)通“槁”。干枯。参见“橋死”。(8)古国名。(9)姓。春秋鲁有桥庇。见《汉书·儒林传序》。[②][jiāo][《集韻》居妖切,平宵,見。]“桥2”的繁体字。(1)桔槔。井上汲水工具。或指桔槔上的衡木。(2)通“憍”。骄傲。参见“橋2泄”。[③][jiǎo][《集韻》舉夭切,上小,見。]“桥3”的繁体字。(1)山行用具。《史记·河渠书》:“﹝禹﹞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橋。”裴駰集解引徐广曰:“橋,近遥反。一作'檋'。檋,直轅車也。”一说即轿。(2)通“矯”。矫正。(3)通“矯”。伪,虚假。参见“橋3言”。(4)通“撟”。翘起;伸出。(5)劲疾。
[平水韵]:下平二萧[国 语]:qiáo[粤 语]:kiu4[闽南语]:kiau5,kio5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