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 (趙) zhào ㄓㄠˋ ◎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赵(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 姓。
详细字义◎ 赵 趙 zhào 〈副〉 (1) (形声。从走,肖声。本义:快走) 同本义 [quickly] 趙,趋趙也。——《说文》 趙,及也。——《广雅》 天子北征,赵行囗舍。——《穆天子传》。郭璞注:“赵,犹超腾。” (2) 字亦作“踃” 简惰跳踃般纷絮兮。——傅毅《舞赋》 踃,跳也。字之作逍。——《埤仓》词性变化 ◎ 赵 趙 Zhào 〈名〉 (1) 古国名 [Zhao state] (2) 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址在今山西省赵城县西南 (3) 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 赵将 括。(赵国的将军 赵括。)—— 汉· 刘向《列女传》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于是遂遣。 赵主之子孙。——《战国策·赵策》 (4) 东晋十六国之一。在今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各一部分。史称“前赵” (5) 东晋十六国之一。羯族石勒灭前赵后称帝,史称“后赵” (6) 姓
[①][zhào][《廣韻》治小切,上小,澄。]“赵1”的繁体字。(1)超腾,疾行。(2)虚妄不实;瞎说。(3)古国名。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址在今山西省赵城县境。(4)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赵烈侯与魏、韩三家分晋,建立赵国。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及河北西南部。(5)古国名。东晋时,刘曜称帝,国号赵,史称前赵。(6)古国名。东晋时,石勒称帝,国号赵,史称后赵。(7)战国七雄之一秦的别称。(8)姓。[②][diào][《集韻》徒了切,上筱,定。]“赵2”的繁体字。(1)锄地铲草。(2)通“掉”。参见“趙2繚”。
[上古音]:宵部定母,di?[平水韵]:上声十七筱[粤 语]:ziu6[闽南语]:tio7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