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弊 bì ㄅㄧˋ ◎ 欺蒙人的坏事:作弊。营私舞弊。 ◎ 害处,与“利”相对:弊病。弊端。弊害。弊政。利弊。兴利除弊。 ◎ 败,疲困。 ◎ 古同“蔽”,隐蔽。
利
◎ 弊 fraud harm
详细字义◎ 弊 bì 〈动〉 (1) (形声。字本作“獘”,从犬,敝声。从犬,表示被狗扑倒或遭狗咬而倒下。讹变为“弊”。本义:仆,向前倒下) (2) 同“毙”。仆;向前倒下 [fall forward] 獘,?顿仆也。——《说文》 射之獘一人。——《礼记·檀弓》 质明,弊旗,诛后至者。——《周礼·大司马》 (3) 倒毙;死亡。同“毙” [die] 以弊于鄢。——《国语·楚语》 (4) 又如:弊仆(倒毙) (5) 通“蔽”。遮盖,遮挡 [cover;shield] 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周礼·大宰》 凡庶民之狱讼以邦成弊之。——《周礼·司寇》 见知不悖于前,赏罚不弊于后。——《韩非子·难一》 (6) 判决,决定 [judge] 弊御于诸侯。——《史记·范蔡传》。索隐:“断也。” (7) 又如:弊狱(判罪);弊谋(决策)词性变化 ◎ 弊 bì 〈名〉 (1) 弊病,弊害 [evil]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皆指目(指责)朝政之弊。——《旧唐书·黄巢传》 (2) 又如:弊孔(产生弊害的漏洞);弊象(弊病的迹象);弊绝风清(形容社会风气特别好,贪污舞弊等坏事完全灭绝) (3) 欺诈的行为 [fraud]。如:作弊;营私舞弊;弊幸(舞弊,侥幸;阴谋) ◎ 弊 bì 〈形〉 (1) 坏,低劣 [bad] 变更天下之弊法。——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2) 又如:弊事(恶事);弊人(卑鄙的人) (3) 衰落,疲惫 [tired out] 今三分天下,益州疲弊。—— 诸葛亮《出师表》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弊世(衰世);弊民(疲惫之民) (5) 通“敝”。破旧,破损 [worn-out] 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弊于韩。——《左传·僖公十年》 岁时更续共其弊车。——《周礼·巾车》 舌弊口,犹将无益也。——《荀子·正论》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宋· 苏轼《教战守》 (6) 又如:弊席(破旧的草席);弊帚千金(家有破旧的扫帚,犹自以价值千金。比喻各人珍惜自己的器物,或比喻人无自知之明)
[①][bì][《集韻》毗祭切,去祭,並。]亦作“1”。(1)仆,放倒。(2)破损;败坏。(3)衰落;疲困。(4)弊病;害处。(5)坏,低劣。(6)厌恶,讨厌。(7)止息;终止。(8)竭尽。(9)蒙蔽。(10)指隐蔽。参见“弊幽”。(11)欺诈蒙骗的行为。(12)通“幣”。古代用于馈赠之缯帛。(13)引申为贿赂。(14)通“蔽”。蒙蔽。(15)通“蔽”。博箸,赌博用具。参见“弊騏”。[②][bì][《集韻》必袂切,去祭,幫。](1)决断,裁决。(2)指考核。(3)定罪。[③][bá][《字彙補》蒲撥切]见“弊3摋”。
[广 韵]:毗祭切,去13祭,bì,蟹開三去祭A並[平水韵]:去声八霁[唐 音]:bhi??i[国 语]:bì[粤 语]:bai6[闽南语]:pe3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