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 qiáo ㄑㄧㄠˊ ◎ 形容樹幹高大且樹枝往上盤旋的。《說文解字》:“喬,高而曲也。”《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唐•宋之問《題張老松樹詩》:“中有喬松樹,使我長歎息。” ◎ 罵人的話。惡劣的意思。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原來是個不曉事的喬男女。” ◎ 假裝、詐偽。如:“喬裝”、“喬扮”。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分明是長吁氣,喬說是歌遶畫梁飛。” ◎ 矛柄近刃處用來懸掛羽毛的地方。《詩經•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 三國時吳國的大喬、小喬。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姓。如元代有喬吉。
[①][qiáo][《廣韻》巨嬌切,平宵,羣。][《廣韻》舉喬切,平宵,見。]“乔1”的繁体字。(1)高耸。多用以形容树木。(2)木名。参见“喬梓”。(3)矛柄靠近矛头结缨处。《诗·郑风·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遥。”郑玄笺:“喬,矛矜近上及室題,所以懸毛羽。”一说喬通“鷮”,指野鸡毛做成的矛缨。参阅陈子展《诗经直解》、程俊英《诗经译注》。(4)装假;虚构。(5)形容某种恶劣的表现。有势利、刁滑、虚伪、做作等贬义。(6)任性易怒。(7)姓。汉有乔扈。见《後汉书·光武帝纪上》。[②][jiāo]“乔2”的繁体字。通“驕1”。骄横放纵。[③][jiǎo][《集韻》舉夭切,上小,見。]“乔3”的繁体字。见“喬3詰”。
[上古音]:宵部群母,gi?[广 韵]:舉喬切,下平4宵,jiāo,效開三平宵B見[平水韵]:下平二萧[唐 音]:ghy?u[国 语]:qiáo[粤 语]:kiu4[闽南语]:kiau1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