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 第二卷

作者:《百战奇略》刘基

  11。众战【提示】

  本篇以《众战》为题,旨在阐述在我众敌寡情况下作战应当注意掌握的原则。它认为,对敌作战中,若兵力对比处于我众敌寡时,不能在险狭之地与敌决战,而须选择开阔平坦地域作战,这样才便于兵力展开,进退开合灵活机动。在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古代,兵力数量的多少无疑是战胜攻取的基本条件,但地形条件的好坏利弊,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客观因素。一个善于用兵的指挥员,不但应当懂得有什么兵力打什么仗,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还应懂得根据兵力和武器状况,选择适于己而不适于敌的有利地形条件。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善于利用地形条件克敌制胜的战例是不胜枚举的,然而,不能根据兵力情况选择适宜地形条件而导致作战失败的,也是不乏其例的,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坚攻晋的淝水之战的惨败,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例。当时,苻坚恃众轻敌,把数十万大军摆在淝水一岸,由于地势狭窄,不利于大兵团机动,故当其前锋军稍向后撤,立即引起整个部队阵势大乱,完全失去自控能力。晋军乘机渡水,穷追猛打,大败秦军。苻坚以“众号百万”(《晋书·谢玄传》,下同)之师竟败给“众凡八万”的东晋军,这固然主要由于秦军士气低落、普遍厌战和苻坚骄傲轻敌所致,而在作战指导上,身为全军统帅的苻坚不善选择有利地形条件,把众多军队置于狭窄地段而难于机动,也是导致秦军惨败的一个原因。

  【译文】

  大凡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时,不可与敌交战于险狭之地,一定要选择平坦开阔地域作战场,以便于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锣音就收兵。这样,对敌作战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指挥大部队作战,可进就进,不可进就停止。”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至寿阳,并临淝水一岸而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军长途跋涉深入我境,却临水列阵,这分明是不想同我速战。你们要能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周旋交战,我与诸君骑马慢行而观战,不也是件乐事吗?”苻坚的部将都说:“应当凭据淝水阻截晋军,不让其渡河冲上岸来。我军兵多,对方兵少,只有这样,才是万全必胜之策。”苻坚不以为然地说:“只管退军,让它渡河,(乘其渡河之中),我们以数十万骑兵,逼向河中而歼灭之。”苻融(坚之弟)也赞成这样做。于是,苻坚下令秦军后撤。不料部队因动而大乱,竟一退而不能停止。晋将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精兵八千顺利渡过淝水。晋军都督谢石率部进攻秦军张蚝所部,不利稍退,而谢玄和谢琰依然挥军奋击,与敌激战于淝水之南,苻坚部队惨遭失败。

  【原文】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①,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②晋太元③时,秦苻坚④进屯寿阳⑤,列阵淝水⑥,与晋将谢元⑦相拒。元使谓苻坚⑧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⑨,而我以铁骑数十万⑩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元与谢琰⑾、桓伊⑿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石军⒀拒张蚝⒁,小退。元、琰仍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⒂【注释】

  ①闻鼓则进:王本及汪本皆作“闻鼓则战”。

  ②用众进止:语出《司马法·用众第五》。

  ③晋太元:马本及诸本皆脱“太”,今据史补。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秦音淝水之战,即发生在太元八年(公元383年)。

  ④苻坚: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皇帝。氏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在淝水作战失败后,为羌族首领姚苌所擒杀。  ⑤寿阳:今安徽寿县。

  ⑥淝水:在今安徽合肥境内。  ⑦谢元:史载本作“谢玄”,因《百战奇法》原作者避宋太祖赵匡胤始祖名讳(“玄朗”之“玄”)而援引时改“玄”为“元”。谢玄,东晋名将,宰相谢安之侄。曾受命组织北府兵以御前秦。淝水战后,他率军收复了徐、兖、青、豫等州大片土地。

  ⑧苻坚:马本及诸本皆误作“苻融”,今据史载校改。

  ⑨但却军,令得过:马本及诸本皆作“但却,无令得过”,显与原意相悖,故据史校改。  ⑩数十万:马本及诸本皆误作“数万”,今据史校改。

  ⑾谢琰:东晋宰相谢安之子,淝水之战时任辅国将军。

  ⑿桓伊:东晋谯国鑟e县(今安徽宿县西)人,字叔夏。初任淮南太守,后迁豫州刺史。淝水之战后,因功升任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都督。

  ⒀石军:即谢安之弟谢石所率之军。

  ⒁张蚝:马本及诸本皆误作“张耗”,今据史校改。

  ⒂本篇史例出自《晋书·谢玄传》。

  12。寡战【提示】

  本篇以《寡战》为题,旨在阐述在我寡敌众形势下作战应注意掌握的原则。它认为,如以少数兵力对付众多敌军的时候,一定要利用黄昏时分,或者在草木丛生之地设伏,或者在险路隘口截击敌人,这样,作战就能胜利。山岳丛林、深沟险谷之地,是大部队难以展开兵力的地区,但对小部队来说,却是便于活动的杀敌战场。战争实践表明,以少量兵力对众多兵力的敌人作战,强攻硬拚是难以克敌制胜的,最好的办法是选择隐蔽、险要的地形,或设伏,或截击,这既可有效地保存自己,又易于达成突然袭击之目的。由此可见,本篇引录《吴子·应变》所揭示的“用少者务隘”的观点,乃是古代作战以少胜多的重要指导原则。

  北朝西魏宇文泰击败东魏高欢进攻的渭曲之战,就是较好体现“用少务隘”原则的一个战例。当时,从双方兵力对比情况看,高欢军明显优于宇文泰军。但宇文氏面对强敌,并不畏怯,他及时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应敌对策,采纳了李弼的建议,先敌占领了渭曲险要之地,且“背水东西为阵”,设置伏兵以待高欢军,并以少量兵力诱敌入伏。高欢则恃众轻进,以至“卒乱而不成列”;宇文泰乘机击鼓,伏兵突然四起,采取正面进攻与两翼侧击相结合的战术,一举击败高欢,创造了“用少务隘”的成功战例。

  【译文】  大凡作战,如果是用较少的兵力抗击较多兵力的敌人,一定要选在日落黄昏时分,或者于草木深处暗设伏兵,或者在隘口险路截击敌人,这样作战必能取胜。诚如兵法所说:“使用小部队对敌作战时,务必选择险隘的地形条件。”

  《北史》记载: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东魏将领高欢率军西渡黄河后,直逼西魏华州,因华州刺史王罴防守严密难克,不得不转兵渡过洛水,而驻扎在许原之西。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奉命率军抗击高欢军。宇文泰进至渭水之南,所征诸州之兵尚未会齐,诸将以敌众己寡为由,请求暂且等待高欢继续西进而观察形势再作决策。宇文泰则反驳说:“高欢倘若进至咸阳,民心将会动荡不安。现在乘其刚到立足未稳,正好可以攻击它。”于是,立即造浮桥于渭水之上,命部队携带三天口粮,以轻装骑兵迅速渡过渭水,而以运输部队自渭水南岸沿河向西运动。十月初一,宇文泰率军进至沙苑,距高欢军仅六十余里。高欢闻讯立即率军赶来。骑兵侦察员报告说高欢军即将到来,宇文泰马上召集众将商议对策。骠骑大将军李弼说:“因为敌众我寡,我们不可以在平坦开阔之地设阵同敌交战。从这里向东十里,有渭水一弯曲处,可以抢先占领该地以等待敌军。”宇文泰遂率军进至那里,且背靠渭水自东向西列阵,以李弼所部为右翼,以赵贵所部为左翼,命令士兵都把武器放倒在芦苇之中,听到鼓声立即奋起出击。黄昏时分,高欢率军到达这里,看到西魏军少,所部争相前进,致使部队混乱而不成战斗队形。当两军即将交战之际,宇文泰突然擂响战鼓,其部众闻声都骤然奋起出击。骠骑大将军于谨等将率主力直扑高欢军正面,李弼、赵贵率部从左、右两翼出击,将敌军分割为两段,以正面突击与两翼横击相结合的战术,一举大败高欢军。  【原文】  凡战,若以寡敌众,必以日暮,或伏于深草,或邀于隘路,战则必胜。法曰:“用少者务隘。”①《北史》: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将高欢②渡河③,逼华州④,刺史王罴⑤严守,乃涉洛,军于许原⑥西。西魏遣将宇文泰⑦拒之。泰至渭南,集诸州兵,未会⑧。诸将以众寡不敌,请且待欢更西以观之。泰曰:“欢若至咸阳⑨,人皆转搔扰。今其新至,可击之。”即造浮桥于渭南,军士赍三日粮,轻骑渡渭,辎重自渭南夹渭而西。十月壬辰⑩,至沙苑⑾,距齐军六十余里。高欢率兵来会。候骑告齐兵至,泰召诸将议。李弼⑿曰:“彼众我寡,不可平地置阵⒀。此东十里,有渭曲⒁,可〔先〕据以待之。”遂进至渭曲,背水东西为阵,李弼为右拒,赵贵⒂为左拒。命将士皆偃戈于葭芦之中,闻鼓声而起。日晡⒃,齐军至,望见军少,争进,卒乱而不成列。兵将交,泰鸣鼓,士卒皆起。于谨⒄等以大军与之合战,李弼等率铁骑横击之,绝其军为二,遂犬破之。”⒅【注释】  ①用少者务隘:语出《吴子·应变第五》。

  ②高欢:一名贺六浑。世居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为鲜卑化的汉人。初参加杜洛周起义军,继归葛荣,后叛降尔朱荣。荣死后,他依靠鲜卑武力,联络山东士族势力,拥立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他迫孝武帝西奔长安,别立元善见(孝文帝曾孙)为帝(孝静帝),迁都邺城,是为东魏。至此北魏分裂为东、西魏。高欢执魏政十六年,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追尊欢为神武帝。

  ③河:古代黄河的专称。南北朝以前,称“河”或“河水”,隋唐以后称“黄河”。

  ④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  ⑤王罴:马本及诸本皆误作“王霸”,今据史校改。  ⑥许原:故址在今陕西大荔西北五十里。

  ⑦宇文泰:一名黑獭,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曾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继归葛荣,后降尔朱荣。北魏孝武帝被高欢所逼西奔长安,他拥帝与高欢相对抗,为大丞相,执掌西魏朝政。死后,其子宇文觉代魏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追尊泰为文帝。

  ⑧未会:马本及诸本皆误作“来会”,今据史校改。

  ⑨咸阳:治所在今陕西泾阳。

  ⑩十月壬辰:即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的十月初一。  ⑾沙苑:故址在今陕西大荔南。

  ⑿李弼:北周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北魏永安初,从尔朱天光西讨,以功拜征虏将军,后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西魏文帝时,他归附文帝,官至太师,封赵国公。

  ⒀不可平地置阵:马本及诸本皆误作“不可争也,宜置阵”,今据史校改。  ⒁渭曲:即渭水之一弯曲处。  ⒂赵贵:北魏孝明帝时,任镇北将平。西魏时,被宇文泰任为大都督。北周闵帝时,封楚国公。

  ⒃日晡:即午后申时,亦即十五至十七时。

  ⒄于谨:北周洛阳(今属河南)人,字思敬,小名巨弥。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他向宇文泰献都关中之策,为泰赏识,被任为大丞相府长史。大统元年(公元535年),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后,晋封燕国公。

  ⒅本篇史例出自《北史·周太祖本纪》。

  13。爱战【提示】

  本篇以《爱战》为题,旨在阐述将帅爱兵的重要性。这里的“爱”,与“恩”为同义词。它认为,作战中士卒所以宁愿冒死前进而不愿后退求生的,都是由于将帅平时实施恩惠的结果。只要将帅爱卒如同爱子,那么,士卒爱将也会像爱父一般。故在危难时,士卒无不情愿以拚死搏斗来报答将帅恩德的。士卒是武装力量的主体,军队战斗力的第一要素。战斗中没有广大士卒的奋勇杀敌,是无法取得作战胜利的。而要在战斗中充分发挥部队英勇杀敌的牺牲精神,要靠平时将帅对他们严格教育训练和切实关心爱护。因此,是否做到爱兵,乃是衡量将帅治军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从治军的高度阐述了将帅爱兵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很可贵的。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曾涌现不少将帅爱兵的感人事迹,战国初期的魏将吴起,便是突出的一例。他把爱兵问题作为治军的重要内容来抓,其主要特点:一是能以普通一兵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与士卒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二是能够体察下情,关心士卒疾苦,身居将帅高位,竟亲自为卒吮疽,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所以,他所带出来的部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他在镇守西河郡地期间,曾身经大战七十六次,而获全胜者竟多达六十四次,堪称善戎能战的“常胜将军”。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吴起之所以成为战绩辉煌的著名将帅,主要是其“用兵廉平,得士卒心”的结果。这是很有道理的。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士卒之所以宁肯前进而死,却不愿后退而生的,这都是由于将帅平时对他们实行恩惠、爱护的结果。  全军士卒深知将帅爱护他们如同爱子那样无微不至,那么,他们热爱将帅也会像热爱自己的父亲那样至敬至诚。所以,作战中尽管陷入危亡境地,却没有不愿以拚死奋战来报答将帅恩德的。诚如兵法所说:“将帅对待士卒如同对待自己的爱子,士卒可以同将帅在危难中生死与共。”

  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吴起出任西河太守时,能和最下层的士卒穿同样衣服、吃同样饭菜;睡觉时不铺垫软席,行军时不乘车骑马;亲自包扎携带军粮,替士卒分担劳苦。有个士卒长了脓疮,吴起为他吮吸脓汁。这个士卒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哭了起来。有人问她说:“你儿子不过是个士卒,而将军亲口为他吮吸脓疮,你为什么还哭呢?”她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往年吴公曾为他父亲吮吸脓疮,他父亲因此在作战中奋勇直前而不后退,结果就战死在沙场。如今吴公又为其子吮吸脓疮,我不知道他又会战死在什么地方。所以,我是在为他哭泣。”魏文侯鉴于吴起善于用兵,廉洁公正,深得士卒拥护,就委派他为将镇守西河地区。在此期间,他先后同诸侯大战七十六次,而获全胜的作战有六十四次之多。

  【原文】

  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三军知在上之人爱我如子之至,则我之爱上也如父之极。故陷危亡之地,而无不愿死以报上之德。法曰:“视民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①战国②魏将吴起为西河守,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③,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或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也?”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④,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⑤以吴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⑥,与诸侯⑦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⑧。

  【注释】

  ①视民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语出《孙子兵法·地形篇》。但“民”字原作“卒”。

  ②战国:马本及诸本皆误作“春秋”,今据史校改。  ③赢粮:赢,通“盈”;赢粮,谓装满粮食。

  ④旋踵:旋转脚跟,引申为转身后退之意。  ⑤文侯:即战国时期魏国建立者魏文侯,名斯。他任用李悝为相、吴起为将、西门豹为邺令,实行改革,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魏国成为当时强国。

  ⑥西河:郡名。战国魏置。辖境当今陕西东部的黄河西岸地区。

  ⑦诸侯:西周、春秋时期分封的各国国君。在其封疆之内,世代掌握统治大权,形成各自为政的许多诸侯国。

  ⑧本篇史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4。威战【提示】

  此篇与前篇《爱战》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姊妹篇。《爱战》侧重论述将帅爱兵的重要性,《威战》则侧重阐述理兵从严的重要性,二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治军这个同一重要问题。它认为,士卒之所以敢于赴汤蹈火地去杀敌,是为将者执法如山、从严要求的结果;而士卒畏敌不前,则是将帅治军不严的表现。本篇引自《尚书·胤政篇》的“威克厥爱允济”

  一语,意思是,从严要求(威)胜过(克)偏爱放任(厥爱),事情就能成功(允济)。军队打胜仗靠强大的战斗力,而强大的战斗力,是靠将帅平时对士卒的关心爱护和严格管理训练出来的。所以,对部队正确实施恩威并重的管理原则,历来是将帅治军所强调的重要问题。

  春秋时期齐将司马穰苴在治军上是以恩威并重而著称于世的。他一方面执法如山,从严要求部队,对公然违犯军令的齐王宠臣庄贾处以斩首,“以徇三军”;一方面对士卒关怀备至,凡有关部队住宿、饮食、医病等问题,他都亲自过问安排。由千司马穰苴能够把对部队的关心爱护和从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所以他的部队战斗力强,士气旺盛,临战之际,人人“争奋出为之赴战”。齐军斗志昂扬的强大威势,迫使晋、燕入侵军闻风丧胆,不战先退。  司马穰苴乘机挥军跟踪追击,收复了所有沦陷的国土,取得了自卫反击作战的重大胜利。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士卒之所以奋勇前进而不敢后退的,是由于畏惧将帅的威严而不畏惧敌人的缘故;如果敢于后退而不敢前进的,那是由于畏惧敌人而不畏惧将帅的缘故。将帅命令士卒赴场蹈火而不敢违抗的,是由于威严的军纪促使他们这样做的。诚如兵法所说:“威严的军纪克服了单纯的怜爱,作战就会取得成功。”

  春秋齐景公执政期间,晋国攻打齐国的东阿和鄄城,而燕国则侵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军队被打败了。齐景公非常忧虑这件事。大臣晏婴为此而向景公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为田氏门中偏房所生,可是此人论文韬能使众人归服,论武略可令敌人畏惧。希望君王用他试一试。”景公于是召见田穰苴,同他谈论用兵之事,非常高兴,就任命他为将军率兵抗击燕、晋入侵军。穰苴受任后,对景公说:“我本人一向地位低下,君王突然把我从平民中提拔起来,加官于大夫之上,士兵不会服从,百姓不会亲近。人的地位低微就没有权威可言,因此,请求派一个为君王所宠信、全国所尊崇的人来作监军,才可以统军作战。”

  于是,景公答应了他的请求,派宠臣庄贾为监军。田穰苴辞别了齐景公,与庄贾约定说:“明天中午于军营门会齐。”第二天,穰苴先赶到军营,设置了测日影的标竿和计时间的漏壶,以等待庄贾的到来。庄贾向以显贵而骄横,这次又认为穰苴所率士卒是他自己的军队,而他自己又是君王委派的监军,故对如约赴军之事不很着急在意。亲戚朋友为他送行,留他宴饮,到了中午时分他还没有到达军营。田穰苴便放倒测影标竿,撤掉计时漏壶,然后进入军营,检阅队伍,指挥士兵,宣布军纪。部署完毕,待到傍晚时分,庄贾才来到军营。田穰苴质问庄贾说:“为什么过了约定时间才到?”庄贾满不在乎地回答道:“不才受大臣和亲戚们盛情饯行,故留饮有所耽搁。”穰苴厉声指斥说:“身为将帅,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就应忘掉自己的家庭;亲临战阵指挥部队,就应忘掉自己的父母;擂鼓进击的紧急时刻,就应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敌人侵入我国内地,国内人心动荡,士卒们日晒夜露于边境之上,君王为此睡不安稳,吃不香甜,百姓的性命都系在你的手里,还说什么送行呢?”说罢,就把军法官叫来,问道:“军法上对于约期而迟到的人,规定该怎样处置?”军法官回答说:“应当处斩。”庄贾这时才感到害怕起来,并立即派人飞马报告齐景公,请求解救。庄贾派出的人尚未返回时,田穰苴已按军法将庄贾斩首示众了。全军将士都震惊战栗不已。过了好久,齐景公所派使者手持符节乘车来救庄贾,径直冲入军营。田穰苴对使者说:“将领在军中执行军务,君王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他又问军法官,说:“军营中不准车马驰入,如今使者这样干,军法规定该怎样办?”军法官回答说:“应当处斩。”使者一听大为恐惧。但田穰苴却说:“君王的使者是不可以杀掉的。”于是,就斩了使者的仆人、砍断车子左边的车辕、杀了左边驾车的马匹,并向全军示众。田穰苴让使者还报齐景公,然后又继续布置军务。对于部队的行军宿营、掘井埋灶、士卒伙食、看病吃药等事宜,田穰苴都亲自过问和布置。他还把自己那份官俸粮饷全部拿出来,供士卒们享用,自己同士卒一样平分粮食,特别是照顾到那些体弱有病的士卒。三天之后率军出发,生病的士卒都请求跟随部队一同出征,大家奋勇争先地为报答将军的关怀而去战斗。晋军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撤兵而去;燕国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渡过黄河向北撤走,齐国的危急得以解除。田穰苴挥军追击,收复了所有沦陷的国土,然后率军凯旋而归。

  【原文】  凡与敌战,士卒前进而不敢退后,是畏我而不畏敌也。若敢退而不敢进者,是畏敌而不畏我也。将使士卒赴汤蹈火而不违者,是威严使然也。法曰:“威克厥爱允济。”①春秋齐景公时,晋伐阿、鄄②,而燕侵河上③,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④,曰:“穰苴虽田氏庶孽⑤,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乃召穰苴,与语兵事,大悦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亲,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⑥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中,立表下漏⑦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贾乃至。穰苴曰:“何为后期?”贾对曰:“不佞⑧,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⑨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垂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⑩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返,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皆震栗。久之,景公遣使持节⑾救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问军正曰:“军中不驰,今使者云何?”对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杀其仆、车之左驸⑿、马之左骖⒀,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事。士卒次舍⒁、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⒂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以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⒃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渡河而解。于是,穰苴乃率众追击之,遂取所亡邦内故境,率兵而归。⒄【注释】

  ①威克厥爱允济:语出《尚书·胤政篇》。

  ②鄄(juàn):史载原作“甄”,《百战奇法》原作者援引时因避讳宋仁宗嫌名(“祯”)而改“甄”为“鄄”。鄄,今山东鄄城北。

  ③河上:指黄河南岸之沧、德二州北界。

  ④田穰苴:春秋齐国人,本姓田,为大司马,故又称司马穰苴,善于治军,深通兵法。

  ⑤庶孽:即庶子,旧时指妾所生之子。

  ⑥庄贾:春秋齐国大夫,景公之宠臣。

  ⑦立表下漏:谓立标竿以测日影,设漏壶以记时间。表,古代测日影时所立的标竿;漏,古代记时用的漏壶。

  ⑧不佞:犹言“不才”,自谦之词。

  ⑨援桴鼓:谓拿起鼓槌敲鼓。桴(eū),鼓槌。

  ⑩军正:军中执法之官。

  ⑾持节:古代使者所拿作为凭证之物,节,符节。

  ⑿左驸:即车之左面的夹车木。驸,通“辅”,夹车木。

  ⒀左骖:即左面驾车的马。骖(cān),一车驾三马为骖。  ⒁次舍:即宿营。次,古代行军停驻一地谓之“次”。  ⒂拊循:安抚,抚慰。拊,同“抚”。

  ⒃最比:谓尤其照顾到。最,尤其,极为;比,及,到。  ⒄本篇史例出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15。赏战【提示】

  本篇以《赏战》为题,旨在阐述奖赏制度在古代作战中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在攻城作战中,士卒们之所以身冒矢石而争先登城,不避白刃格斗而争先赴战,都是由于悬以重赏的结果。这是不无道理的。所以,设奖行赏,乃为历代兵家治军用兵都十分重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奖赏的目的,在于激励斗志、鼓舞士气。运用得当,恰到好处,就能调动广大将士的积极性,提高部队战斗力。但是,如果运用不当,而造成赏之过滥,不该奖赏的而受赏,应该奖赏的而未受赏,那么,此种奖赏也可能变成追名逐利、瓦解士气的腐蚀剂。这是实行奖赏制度过程中,不可不加注意防止的问题。

  三国时期的曹操,堪称是位善用奖赏制度治军用兵的军事家。他每次统军攻战,都把缴获来的贵重财物,全部分赏给有功的将士。对于功勋大而应当受到重赏的,他“不吝千金”;但对那些无功而妄图要赏的,他却“分毫不与”,在奖赏问题上由于做到了秉公无私,一丝不苟,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将士的积极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故能取得“每战必胜”的辉煌战绩。

  【译文】  凡在攻城作战中遇到高墙深壕,箭石交下如注的情势,要使士卒争先恐后地攀登城垣;当两军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格斗的时候,要使士卒奋不顾身地前赴后继,都必须悬以重赏来激励他们英勇杀敌,这样,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诚如兵法所说:“重赏激励之下,必有勇士涌现。”

  东汉末年,大将曹操每当攻克敌人城镇的时候,对所缴获来的贵重财物,全部都用以奖赏有功将士。如果有谁勋劳显著而应当重赏的,即使赏赐千金也不吝惜;但对那些无功而妄想索赏的人,则一分一毫也不给。所以,曹操每次率军攻战都必定取得胜利。

  【原文】  凡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卒争先登;白刃始合,士卒争先赴者,必诱之以重赏,则敌无不克焉。法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①汉末大将曹操,每攻城破邑,得靡丽②之物,则悉以赏有功者。若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妄施,分毫不与。故能每战必胜。③【注释】  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语出《三略·上略》。

  ②靡丽:谓华丽贵重。  ③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裴松之注引《魏书》。

  16。罚战【提示】

  本篇以《罚战》为题,旨在阐述惩罚制度在治军中的运用及其作用问题。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对于那些畏敌不前的加以惩处,就可以使部队临战敢进而不敢退,就可以打胜仗。惩罚与奖赏,是历代兵家治军用兵所常采用的相反相成的两种有效手段和措施。实践中运用得当,真正做到赏罚分明,恰到好处,就能提高士卒积极性,增强部队战斗力。本篇引自《司马法》的“罚不迁列”一语中的“迁列”意即移动行列,句义是说实施惩罚要就地执行。这就是说,惩罚不但严明、适变,而且要果断、适时。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惩一儆百、及时教育部众的作用,从而达到整肃军纪、提高战斗力的目的。  阵朝大将杨素是以治军严整而闻名于世的。历来军队是有纪律约束的武装集团,只有维护铁的纪律,才能令行禁止,具有强大战斗力。杨素能够严格要求部队,对违犯军令者及时予以惩治,防止部队松散懈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每战都专门“求人过失”而成批的杀人,特别是对于“不能陷阵而还者”,不问缘由,一律杀掉,这就不可取了。对广大士卒,应以说服教育为主,同时辅以必要地惩治。如果抛开说服教育的一面,单纯以惩罚为乐事,这种惩办主义的作法,非但不能达到整肃军纪,提高战斗力的目的,相反则极易激化矛盾,酿成事变,造成损失。此类情况,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是不乏其例的。这是应当引以为训的。

  【译文】

  大凡在作战中,要使士卒在与敌人遭遇时,敢于奋勇前进而不敢后退,而对于畏敌后退一步的,必须用重刑加以惩处。这样,就可以打胜仗。诚如兵法所说:“惩罚罪过要就地执行,绝不迁延姑息。”

  隋朝时期,大将杨素治军严整。他的部队如有违犯军令的人,立即处斩,而绝不宽容。

  每当将要对敌交战之时,他就搜求犯有过失的士卒而立即杀掉,被杀的人多者一次上百人,少者也不下十数人。由于杀人太多,鲜血流遍帐前,而杨素却谈笑风生,若无其事。到了与敌对阵交战之时,他先令三百人进击敌人,若能攻陷敌阵也就罢了,如果不能冲破敌阵而活着回来的,不论多少都全部杀掉。然后又派二三百人再去进攻,对于不能陷阵而生还者仍如旧法全部杀掉。将士们因此而震惧,人人抱定必死之志奋勇杀敌,所以每战都能获胜。  【原文】

  凡战,使士卒遇敌敢进而不敢退,退一寸者①,必惩之以重刑,故可以取胜也。法曰:“罚不迁列。”②隋大将杨素③,御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对敌,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者不下十数人。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其对阵,先令三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二三百人复进,还如向者。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④【注释】

  ①退一寸者:马本及诸本均无“退”字,根据前后文义,疑脱,故补。

  ②罚不迁列:语出《司马法·天子之义第二》。

  ③杨素:隋代名将。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字处道。士族出身。初事北周武帝,官至车骑大将军。后从隋文帝灭陈作战有功,官至上柱国,封越国公。他与晋王杨广交厚,曾参予杨广谋篡活动。杨广即帝位后,改封其为楚国公,官至尚书令、司徒。

  ④本篇史例出自《隋书·杨素传》。

  17。主战【提示】

  本篇以《主战》为题,旨在阐述在本土上实施防御作战的“主军”应注意掌握的问题。

  在人类战争史上,大凡处于战略进攻的一方,其实力往往比处于战略防御的一方,要强大得多。在强敌进攻的形势下,防御一方怎样才能打败进攻之敌而最终夺取战争的胜利,这常常是战争指导者所极为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本篇正是从战略防御作战的角度,提出不要轻率、过早地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而要采取“保城备险”以消耗敌人、“绝其粮道”以困敝敌人的方针,然后待敌疲惫不堪之时,再集中兵力歼灭它。这对力量弱小而处于防御地位的一方,无疑是比较稳妥可行的正确作战方针。  北魏皇始元年(公元396年),后燕慕容德破北魏拓跋珪进攻的邺城防御作战,就是较好地体现上述作战方针的一个成功战例。从当时的战略态势看,是魏攻燕守;从双方兵力对比看,是魏众燕寡。燕军统帅慕容德在取得击败魏军前锋部队的初战小胜后,打算乘胜大举反攻,与魏军主力决战。但别驾韩却认为决战条件不成熟,他根据“魏不可击者四,燕不宜动者三”(《晋书·慕容德记》,下同)的对双方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深沟高垒,以佚待劳”,积蓄力量,伺机决战的正确方针。慕容德采纳了韩的战略主张,于是召还部队,固守邺城,并亲自抚慰将士。因此,全军上下,“人感其德,皆乐为致死”。其后,乘魏军内部矛盾激化而“各引军潜遁”的有利时机,慕容德及时派将率军追击,结果大败魏军,取得了邺城保卫战的胜利。

  【译文】

  大凡战争,如果敌方入侵我境,我方在本土实施防御作战时,不可轻易与敌决战。为使我军安全无危,鉴于士兵恋乡易散,应当征集丁壮,储备粮谷,保卫城镇,守险拒敌,断敌粮道。从而使敌人欲战不能,粮草不济,待它完全陷入困疲不堪之时,再出兵反击它,必定能胜利。诚如兵法所说:“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做‘散地’。”

  《晋书》记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亲率大军进攻驻守邺城的后燕大将慕容德,魏前军拓跋章部被后燕军所击败。慕容德打算乘胜再攻击北魏军,他的别驾韩进见说:“古人用兵打仗,都是首先搞好战略谋划,然后再出兵攻战。现在,对魏军不能攻击的理由有四条,而我军不宜轻易行动的理由有三条。”慕容德问道:“都是些什么理由?”韩回答说:“魏军远离本土入侵我境,利于在平原旷野与我速战速决,这是魏军不可攻击的第一条理由;魏军深入我京都附近,已经置于死地必定拚命奋战,这是魏军不可攻击的第二条理由;魏军前锋遭到挫败,其后续部队必然固守阵地,这是魏军不可攻击的第三条理由;魏军众多,我军寡少,这是魏军不可攻击的第四条理由。而我军是在自己国土上作战,士兵恋乡容易逃散,这是我军不宜轻易出击的第一条理由;倘若出击而不胜,军心势必动摇,这是我军不宜轻易出击的第二条理由;我们的护城壕尚未修好,敌人来攻,我无法防守,这是我军不宜轻易出击的第三条理由。上述诸点,都是兵家所忌讳的问题。因此,不如凭据深沟高垒,固守防御,以逸待劳。魏军从千里之外运送军粮自然困难异常,而就地解决则现在野外又无粮食可以掠夺。这样,时间一长,就会因为消耗过大,而使士兵困毙增多。魏军长时间出征在外,其弱点就会逐渐暴露无遗,那时我军乘机奋起攻击它,便可以取得胜利了。”

  慕容德听了韩的一席话后,十分赞赏地说道:“你所讲的这些话,真像张良、陈平为刘邦所献的谋策啊!”  【原文】

  凡战①,若彼为客、我为主②,不可轻战。为吾兵安,士卒顾家,当集人聚谷,保城备险,绝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候其困敝击之,必胜。法曰:“自战其地为散地。”③《晋书》④:后魏武帝⑤,亲征后燕慕容德⑥于邺城⑦,前军⑧大败绩。德又欲攻之,别驾韩进曰:“古人先决胜庙堂⑨,然后攻战。今魏不可⑩击者四,燕不宜动者三。”德曰:“何故?”曰:“魏垂军⑾远入,利在野战,一不可击也。深入近畿,致其死地,二不可击也。前锋既败,后阵必固,三不可击也。彼众我寡,四不可击也。官军自战其地,一不宜动。动而不胜⑿,众心难固,二不宜动。城隍⒀未修,敌来无备,三不宜动。此皆兵家所忌,不如深沟高垒,以佚待劳。彼千里馈粮,野无所掠,久则三军靡费⒁,则士卒多毙,师老衅生,起而图之,可以捷也。”德曰:“别驾之言,真良、平⒂策也。”⒃【注释】

  ①凡战:马本及诸本皆作“凡敌”。从前后文义看,且对照下篇《客战》起句,当为“凡战”,故改。

  ②若彼为客、我为主:这里所说的“主”与“客”,乃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军事术语,一般指在本国实施防御作战的军队为“主军”,而深入敌国实施进攻作战的军队为“客军”。

  ③自战其地为散地:语出《孙子兵法·九地篇》。所谓“散地”,是指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由于官兵思乡恋土,易于逃散,故称此种作战地区为“散地”。

  ④《晋书》:马本及诸本皆误作《北史》,今据史校改。  ⑤后魏武帝:即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  ⑥慕容德:十六国时期南燕国的建立者。鲜卑族,慕容垂之弟。慕容垂建立后燕,封他为范阳王。其后北魏攻占河北,后燕被截成南北两部。慕容德率众南迁至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称王,后又东取广固(今山东益都东北),占有今山东一带称帝立国,史称“南燕”。

  ⑦邺城:十六国时属后燕地,位于今河南安阳东北。  ⑧前军:指北魏将领拓跋章所率进攻邺城的前锋部队。

  ⑨庙堂:古代帝王祭祀和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出战之前,必先议决于庙堂之上,然后出兵攻战,因之又称谋划战事为“庙算”。

  ⑩不可:马本及诸本皆作“不宜”,既与下文四个“不可”不一致,又与史载原义不符,故据史校改。  ⑾垂军:史载原作“悬军”,《百战奇法》原作者因避讳宋太祖赵匡胤始祖嫌名(“玄朗”之“玄”)而援引时改“悬”为“垂”。

  ⑿动而不胜:马本脱“动”,今从唐本。

  ⒀城隍:即护城壕。

  ⒁靡费:耗费。

  ⒂良、平:指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张良、陈平。

  ⒃本篇史例出自《晋书·慕容德记》。

  18。客战【提示】

  本篇以《客战》为题,旨在阐述深入敌境实施进攻作战的“客军”应注意掌握的问题。

  它认为,进攻固守本土的敌人,只有深入敌境纵深地区作战,才能战胜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战胜。因为,这是由于深入敌境纵深地区,士卒无路可逃,只能拚死作战;敌人在本国作战因思乡恋土容易逃散的缘故。“深入则专”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意思是说,深入敌境纵深地区,就能专心致志地对敌作战。战争的地理条件,虽然是影响部队作战心理的一个因素,但决定军心士气消长的,主要是战争的性质和目的。本篇取义于《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地理条件对部队作战心理的影响作用,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然而,如果仅仅看到地理条件对军心士气的影响,而忽视战争性质和目的对军心士气消长的决定性作用,这就失之偏颇了。对此是不可不加注意的。

  西汉初年,汉将韩信攻赵的井陉之战,赵军的失败,主要是由于赵军主帅陈馀作战指导失误造成的。当时,陈馀率众号称二十万,从兵力对比看,明显优于汉军(数万),他恃众轻敌,急欲同汉军决战。谋臣李左车根据汉军“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和千里运粮、供应困难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深沟高垒、坚壁不出的方针,以奇兵迂回汉军背后,夺其辎重,断其粮道,置汉军于“前不得斗,退不得还”(见《史记·淮阴侯列传》,下同)的困难境地,然后伺机决战,必能获胜。但是,身居主帅之位的陈馀却以“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为辞,拒绝了李左车的正确战略主张,从而失去了固守待机、以计取胜的条件。而汉军主帅韩信正是利用了陈馀恃众轻敌、急于决战的骄躁心理,采取正面列阵诱敌出战与设伏袭占敌营相结合的指导方针,一举歼灭赵军,击斩陈馀,活捉了赵王歇,创造了“客军”深入敌境实施进攻作战的成功战例。

  【译文】

  大凡战争,如果敌方是在本土防守,而我方处于进攻地位时,就务必要深入敌国腹心地区。深入其腹心地区,就会使敌人不能取得胜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客军”深入敌国腹心地区,因无返顾之路,只能拚命进击;而“主军”处于本国作战,士兵思乡恋土,易于逃散致败的缘故。诚如兵法所说:“深入敌人腹心地区作战,将士就会专心致志地去杀敌。”

  西汉初年,韩信与张耳奉刘邦之命率兵数万,企图东下井陉,进攻赵国。赵王歇和辅佐他的成安君陈馀调集部队扼守井陉口,号称二十万众。广武君李左车劝成安君陈馀说:“听说汉将韩信从黄河西岸东渡,俘虏了魏王豹,活捉了夏悦,刚刚血洗了阏与。如今又以张耳为辅佐,商议要攻占赵国,此是乘胜而离开本国实施远征,其兵锋所向是不可阻挡的。但我听说,从千里以外运送军粮,士兵就会面有饥色;临时打柴割草而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如今井陉这条道路,车辆无法并列通行,骑兵不能并排行走,汉军行进在数百里的狭长道路上,他们的运粮车势必落在部队之后。希望您暂且拨给我奇兵三万人,抄小路拦截他们的辎重粮草;而您就凭据深沟高垒,固守防御,不与其交战。这样,他们向前无法交战,退后无法撤兵,我用奇兵切断其后路,使他们在野外掠不到粮草,不出十天,韩、张两将之头就会悬挂在将军的指挥旗下。希望您能认真考虑我的计策,不然的话,必将为他们所擒获。”成安君陈馀自以为正义之师不使用诈谋奇计,根本不采纳李左车的计策,其后果然被韩信部队所杀。

  【原文】

  凡战,若彼为主、我为客,唯务深入。深入,则为主者不能胜也。谓客在重地①,主在散地②故耳。法曰:“深入则专。”③汉韩信④、张耳⑤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⑥击赵。赵王⑦及成安君陈馀⑧聚兵井陉口,众号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⑨说成安君曰:“闻汉韩信涉西河⑩,虏魏豹⑾,擒夏悦⑿,新喋血阏与⒀。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以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⒁,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⒂,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⒃,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⒄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能斗⒅,退不能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十日,两将之头可悬麾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则,必为所擒。”成安君自以为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果被杀。⒆【注释】  ①重地:《孙子兵法》所使用的军事术语。谓深入敌境,背后有许多敌人城邑的地区。

  ②散地:《孙子兵法》军事术语。马本及诸本皆误作“轻地”。据《孙子兵法·九地篇》称:“主军”乃是“自战其地”,而“自战其地为散地”,故改。

  ③深入则专:语出《孙子兵法·九地篇》。

  ④韩信:西汉初名将。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初从项羽,后归刘邦,被任为大将。楚汉战争中,刘邦采其策,攻占了关中。刘邦在荥阳、成皋间与项羽相持时,派韩信抄袭项羽后路,破赵取齐,占据黄河下游地区,被封为齐王;不久率军与刘邦会合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汉朝建立,改封其为楚王。后因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⑤张耳:秦末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陈胜起义时,他与陈馀从武臣北定赵地,武臣为赵王,他为丞相。陈胜起义失败后,他受项羽分封为常山王。后因与陈馀有隙,弃项投刘邦,改封赵王。

  ⑥井陉:故址在今河北井陉西北。  ⑦赵王:即赵王歇。

  ⑧陈馀:秦末大梁人。陈胜起义后,奉命与张耳从武臣进占赵地。

  武臣被杀后,他与张耳共立旧贵族赵歇为王;后迫走张耳,自为代王。

  在韩信破赵之战中兵败被杀。

  ⑨李左车:西汉初赵王歇之谋士。

  ⑩西河:指黄河。

  ⑾魏豹:战国时魏国贵族。秦末陈胜起义时立其兄咎为魏王。秦将章邯攻魏,咎被迫自杀,豹逃至楚,借兵攻下魏地二十余城,自立为魏王。项羽大封诸侯,改封豹为西魏正,后为韩信所虏杀。

  ⑿夏悦:西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七月,夏悦奉陈馀命与张同往说齐王田荣共击常山王张耳,大破之。其它事迹不详。  ⒀阏与:古邑名。战国韩地,后属赵。故址在今山西和顺。  ⒁远斗:马本及唐本皆误作“远阏”,今从王本、汪本。

  ⒂樵苏后爨:谓打柴烧饭。樵苏,打柴割草;爨(cuàn),烧火煮饭。

  ⒃方轨:两车并行谓之方轨。

  ⒄间道:偏僻小路。  ⒅斗:马本及诸本皆作“进”,不尽原义,故据史校改。  ⒆本篇史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9。强战【提示】

  本篇以《强战》为题,旨在阐述在我强敌弱形势下作战所应注意掌握的原则和方法。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我军兵力强大时,应当伪装成兵力弱小之状,以引诱敌人前来与我决战,我则以精锐部队实施突然袭击,就一定能打败敌人。本篇所引“能而示之不能”系《孙子兵法·计篇》中提出的用兵“诡道十二法”之一,实质是孙子“示形致敌”指导原则下用以隐蔽自己实力,调动敌人就范,集中优势兵力,实施突袭歼敌的一种手段。这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是常为兵家所采用的有效战法之一。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李牧在戍守北部边境期间,就是采用此种“能而示之不能”战法击败匈奴入侵军的。当时,李牧在加紧操练兵马,积极做好防御准备的前提下,严格规定部队:对入侵掠夺的匈奴兵,只准退守固垒,不准主动出击。他采用这种隐强示弱的方法,不仅迷惑了匈奴人,以为他怯懦弱小,而且还瞒过了赵王,误认他畏敌怯战。其后,李牧乘匈奴入侵军骄纵不备之际,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败入侵的匈奴军,使赵国北部边境出现了十几年的和平安定局面。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我军兵多力强,可以伪装成兵力怯弱以诱惑敌人,敌人必定轻率前来与我交战,我便乘机出动精锐部队攻击它,敌人就一定会被我打败。诚如兵法所说:“能够打时而伪装成不能打。”  战国末期,赵国将领李牧常年驻守代郡、雁门郡边境地区防御匈奴。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官吏,收取的租税全部送到他的府署,作为养兵的经费。每天宰杀几头牛供部队食用,训练士卒骑马射箭,小心地把守烽火台,多派间谍侦察敌情,给战士以优厚待遇,并规定说:“匈奴如果入侵边境进行抢掠时,大家应立即退入营垒坚守,倘若有人胆敢捕捉匈奴兵,一律处斩不赦。”因此,匈奴每次入侵抢掠,他的部队都退入营垒坚守,不同匈奴兵交战。像这样一连好多年,边境上没受什么伤亡和损失。但匈奴人却认为李牧这是胆怯,就连赵国边境上的士兵也认为自己的将军是胆小害怕。赵王因此而责备了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故不变。于是,赵王召回了李牧,另派他人取代李牧为将。新任将领到职一年多,每当匈奴兵来犯,他都命令部队出战,往往受挫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致使边境地区无法耕种和放牧。于是,赵王又去请李牧出任边帅。李牧推称有病,闭门不出。赵王不得不强行起用李牧统率边兵。李牧说:“如果一定任用我,只有允许我像以前那样办法行事,我才敢接受任命。”赵王答应了。李牧于是到了边境,仍按原来的规约行事。匈奴兵来犯一无所获,但他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不敢出战。守边士卒每天都得到赏赐,却不用他们打仗,因此,都请求愿与匈奴决一死战。李牧于是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挑选曾获重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会拉弓射箭的射手十万人,然后全部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又大纵牲畜,让人民满山遍野地放牧。匈奴见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战后李牧佯装不胜,故意丢弃几千人而退走。匈奴首领单于得此消息后,立即亲率大军入侵赵国边境。李牧布设很多奇阵,指挥赵军展开左右两翼包抄匈奴军,把他们打得大败,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单于仓皇远逃。此后十余年间,匈奴不敢再犯赵国边境。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众强,可伪示怯弱以诱之,敌必轻来与我战,吾以锐卒击之,其军必败。法曰:“能而示之不能。”①战国赵将李牧②,常居代、雁门③,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④皆输入幕府⑤,为士卒费。日击数牛享士,习骑射,谨烽火⑥,多间谍,厚⑦遇战士,约曰:“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盗,辄入收保,不与战。如是数岁,无所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谓⑧李牧,李牧如故。赵王召之,使人代牧将。岁余,匈奴来,每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于是,复请牧。牧称疾,杜门不出,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若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李牧遂往,至,如故约。匈奴来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一千三百乘,选骑得一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⑨五万人、控弦者⑩十万人,悉勒兵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来,佯败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以击之,大破之,杀匈奴十万余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犯赵边。⑾【注释】

  ①能而示之不能: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②李牧:战国末赵国名将。长期驻守赵国北部边境,甚得军心,曾率军打败东胡、林胡、匈奴。赵王迁三年(公元前233年),因率军击败秦军有功,被封为武安君,后因赵王中秦国反间计被杀。  ③代、雁门:代,郡名,地处今河北蔚县一带;雁门,郡名,地处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区。  ④市租:马本及唐本皆作“下租”,今从王本和汪本。市租,谓收取租税。

  ⑤幕府:古代将帅出征,所设府署以帐幕搭设而成,故称将帅之府署为“幕府”。后世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如明清的督抚衙门,也称“幕府”。

  ⑥烽火:马本及唐本、汪本皆误为“风火”,今从王本。烽火,古代边防报警设施。当敌人入侵时,即在边境所筑的高台(烽火台)上烧柴或点燃狼粪以传报敌情。

  ⑦厚:马本及诸本皆误作“后”,今据史校改。

  ⑧谓:史籍原作“让”,《百战奇法》原作者因避讳宋英宗父名(“允让”之“让”)

  援引时改“让”为“谓”。  ⑨百金之士:指敢于冲锋陷阵而获得重金奖赏的勇士。

  ⑩控弦者:指会拉弓射箭的射手。

  ⑾本篇史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0。弱战【提示】

  本篇以《弱战》为题,旨在阐述在敌强我弱形势下作战应注意掌握的原则和方法。它认为,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对敌作战,要用“多设旌旗,倍增火灶”的办法,伪装成强大的样子,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虚实、强弱之势,因而也就不敢轻易同我交战。这样,我军就可安全撤退,远离危险。本篇援引《孙子兵法·势篇》的“强弱,形也”一语,原意是,军队的强大或者弱小,是由敌我双方实力对比的大小所显现的。但本篇这里则转意为,兵力的强弱,是可以用“示形”之法伪装的。军事实践的经验表明,战争不但是实力的较量,同时也是智慧的竞赛。在一定物质力量的基础上,要打败敌人,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指导的能动作用,在运谋斗智上胜敌一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内容的“示形”方法,以达到欺骗敌人、迷惑敌人乃至战胜敌人之目的,这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是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有效战法。

  东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汉将虞诩就是运用“弱而示强”之法战胜羌兵的。虞诩奉命率部出任武都太守,以解羌兵进攻武都之危,结果被羌兵拦截在陈仓、崤谷一带不得前进。当时,从双方兵力对比看,羌兵优于汉军,在此众寡不敌的形势下,虞诩首先采取虚张声势之法,故意扬言已向朝廷请求救兵,但必须等到救兵一到才能进发,以此麻痹和松懈羌兵;继则乘羌兵四处抄掠而兵力分散之机,日夜兼程,急速向武都进发,并在途中采取“增灶示强”之法,进一步欺骗和迷惑羌兵,使其无法摸清汉军的虚实,从而摆脱了羌兵的追击,顺利到达了武都郡。其后,虞诩所以能以“兵不满三千”(见《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下同)之数,而击败“万余”羌兵对武都的进攻,这主要是由于虞诩运谋斗志胜过羌兵的结果。当时,有人以“孙膑减灶而君增之”为辞,向虞诩提出疑问。但虞诩回答得好:“孙膑见(现)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虞诩此种不为古代成法所拘泥,善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战法的作战指导,是值得后人效法的。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处于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形势时,必须多设旗帜,加倍增筑锅灶,伪装成强大之势以迷惑敌人,使它无法摸清我军多少、强弱之实情,敌人就必定不敢轻易向我进攻,我便可以迅速撤离,使全军摆脱危险境地。诚如兵法所说:“兵力的强弱,是可以用‘示形’之法伪装的。”  东汉安帝时期,地处西北的羌族举兵反叛,寇掠武都郡。临朝执政的邓太后以虞诩有将帅之才略,升任他为武都太守而令其率兵西行平叛。羌人首领率众数千人,阻截虞诩于陈仓、崤谷一带;虞诩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为了麻痹羌人,虞诩扬言他已上书皇帝请求援兵,只等援兵一到就进发。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分兵到附近各县进行抢掠。虞诩乘其兵力分散的有利时机,率兵疾速西进,日夜兼程赶路,一昼夜行进二百里,并命令部队官兵每人各造两个锅灶,每天增灶一倍;羌兵见此情形而不敢逼近虞诩部队。有人问道:“孙膑围魏救赵时是采用逐日减灶之法欺骗魏军的,而您却是用的逐日增灶之法;兵法上讲一日行军不得超过三十里,以防不测,而今我们却走了二百多里。这是为什么?”虞诩回答说:“敌人兵多,我军人少;敌人见我军锅灶逐日增多,必定认为诸郡救兵来参战了,兵力增多而行军速度又快,敌人必然不敢追赶我们。孙膑是故意向敌人显现自己力量弱小,而我现在是向敌人伪示自己力量强大。(两者所用战法之不同),这是各自所处的态势不同的缘故。”

  【原文】

  凡战①,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须多设旌旗,倍增火灶,示强于敌,使彼莫能测我众寡、强弱之势,则敌必不轻与我战,我可速去,则全军远害。法曰:“强弱,形也。”②后汉③,羌胡反,寇武都④,邓太后⑤以虞诩⑥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⑦、崤谷⑧,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⑨。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行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⑩【注释】

  ①凡战:王本和汪本皆作“凡与敌战”。

  ②强弱,形也:语出《孙子兵法·势篇》。

  ③后汉:指东汉。

  ④武都:郡名。汉武帝时置。东汉时郡治在下辨(今甘肃徽县西)。

  ⑤邓太后:即东汉和帝刘肇之皇后,名绥。和帝死后,她先后立殇帝刘隆(和帝少子)、安帝刘祜(章帝孙),临朝执政十余年。

  ⑥虞诩:东汉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字升卿。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官至尚书仆射。

  ⑦陈仓:古县名,秦置。因山而得名,治所在今陕西宝鸡东。

  ⑧崤谷:即散关,亦称大散关。位于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是自陈仓出陕入川的交通要道,向为兵争要地。  ⑨兼行百余里:马本及唐本“兼行”后有“日行”,显系衍文,今据史载删除。兼行,谓两倍行程,故“兼行百余里”,实际行程当为二百余里。

  ⑩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
精选古籍
古籍分类
友情链接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