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112〔胃脘痈〕 ----271页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胃脘痛(附胃脘痈)〕
名词解释 由热毒攻聚胃口而发. 灵枢经曰. 中脘穴属胃.隐隐痛者. 胃脘痈也. 圣济总录曰. 胃脘痈. 不比肺痈之可认.苟不呕脓血. 未免他误矣. 其症气逆于胃. 脉必沉细. 或阳气为风寒所遏. 不得上升. 人迎必盛. 人迎者. 胃脉也.盛则热矣. 诊得此脉. 即胃脘痈之候. 其人必寒热如疟. 身皮甲错.欬呕脓血. 若脉洪数. 则脓已成. 急直排脓. 如脉迟紧. 乃属血瘀. 急当议下. 否则毒气内攻. 肠胃并腐. 如初起寒热如疟. 欬吐脓血.(射干汤)若风热固结. 唇口JJ动. (薏苡仁汤)积热不散.(清胃散. 芍药汤)毒成未溃. (内消沃雪汤)未溃毒盛. (东垣托里散)胸乳间疼. 吐脓腥臭. (牡丹散)若在膈下.脓出大便. (排脓汤)脓稀. (太乙膏)虚者. (八珍汤加黄耆、忍冬、连翘)
编号 113〔腹中窄狭〕 ----276页16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胃脘痛(附胃脘痈)〕
名词解释 医通云. 肥人乃是湿痰留滞. 气不升降.当行气燥湿. (越鞠丸、平胃散为主)瘦人乃是阴虚火旺. 熏蒸脏腑.当降火开郁. (消遥散. 左金丸为主)肥人腹中辘辘有声. 须作痰治. (二朮二陈汤)气虚者加(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