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 卷 六

作者:《唐会要》王溥

  公主凡公主封有以國名者。鄎國代國霍國是也。有以郡名者。平陽宣陽東陽是也。有以美名者。太平安樂長寧是也。惟元宗之女。皆以美名名之。

  高祖十九女。長沙。降馮少師。襄陽。降竇誕。平陽。降柴紹。高密。降長孫孝政。後降段綸。長廣。降趙慈景。後降楊師道。長沙。始封萬春。降豆盧懷讓。房陵。降竇奉節。後降賀蘭僧伽。九江。降執失思力。廬江。降喬師望。南昌。降蘇勖。安平。降楊思敬。淮南。降封道言。貞定。降崔恭禮。衡陽。降阿史那社爾。丹陽。降薛萬徹。臨海。降裴師律。館陶。降崔宣慶。安定。降溫挺。後降鄭敬元。長樂。降趙瑰。

  太宗二十一女。襄城。降蕭銳。後降姜簡。汝南。早薨。南平。降王敬直。後降劉元意。遂安。降竇逵。後降王大禮。長樂。降長孫沖。豫江。降唐義識。巴陵。降柴令武。普安。降史仁表。東陽。降高履行。臨川。降周道務。清河。降程懷亮。蘭陵。降竇懷悊。晉安。降韋思安。後降楊仁輅。安康。降獨孤謀\。新興。降長孫曦。城陽。降杜荷。後降薛瓘。高陽。降房遺愛。金山。早薨。晉陽。早薨。常山。早薨。新城。降長孫詮。後降韋正矩。

  高宗三女。義陽。降懽毅。高安。降王勖。鎮國太平。降薛紹。後降武攸暨。中宗八女。新都。降武延暉。宜城。降裴●。定安。降王同皎。後降韋濯。三降崔銑。長寧。降楊慎交。後降蘇彥伯。永壽。降韋鐬。永泰。降武延基。安樂。降武崇訓。後降武延秀。成安。降韋捷。  睿宗十一女。壽昌。降崔真。安興。早薨。荊山。降薛伯陽。淮陽。降王承慶。代國。降鄭萬鈞。涼國。降薛伯陽。後降溫義。蔡國。降王守一。後降裴巽。鄎國。降薛敬。後降鄭孝義。金仙。入道。玉真。入道。霍國。降裴虛己。

  元宗三十女。永穆。降王繇。常芬。降張去奢。孝昌。早薨。唐昌。降薛鏽。靈昌。早薨。常山。降薛譚。後降竇澤。萬安。入道。上仙。早薨。懷思。早薨。高都。降崔惠童。新昌。降蕭衡。臨晉。降郭潛曜。建平。降豆盧建。後降楊說。封衛國。真陽。降源清。後降蘇震。信成。降獨孤明。壽春。降吳澄江。後入道。封楚國。普康。早薨。昌樂。降竇鍔。永寧。降裴齊邱。平昌。降溫西華。後降楊徽。封宋國。興信。降裴?。後降裴穎。三降楊敷。封齊國。咸直。降陽洄。後降崔嵩。宜春。早薨。廣寧。降程昌胤。後降蘇克貞。萬春。降楊朏。太華。降楊踦。壽光。降郭液。樂城。降薛履謙。新平。降裴。後降姜慶初。壽安。降蘇發。

  肅宗七女。長樂。降豆盧諶。改封宿國。寧國。降鄭巽。後降回紇可汗。三降薛康衡。封蕭國。和政。降柳潭。大寧。降裴清。封郯國。宜寧。降鄭沛。封紀國。永和。降王詮。延光。降裴徽。後降蕭升。封郜國。

  代宗十八女。靈仙。早薨。真定。早薨。永清。降裴倣。昇平。降郭曖。封虢國。華陽。入道。玉清。早薨。嘉豐。降高怡。長林。降沈明。太和。早薨。嘉誠\。降田緒。初封武清。贈趙國。諡莊懿。玉虛。早薨。普寧。降吳士廣。晉陽。降裴液。義清。降柳杲。壽昌。降竇克良。新都。降王贊。後降田華。西平。早薨。章寧。早薨。  德宗十一女。唐安。降韋宥。早薨。贈韓國。諡貞穆。義陽。降王士平。贈魏國。諡憲穆。義章。降張茂宗。尋薨。贈鄭國。諡莊穆。臨貞。降薛釗。永陽。降崔諲。普寧。早薨。文安。入道。咸安。降回紇武義成功可汗。贈燕國。諡襄穆。義川。早薨。宜都。降柳昱。晉平。早薨。

  順宗十一女。漢陽。降郭鏦。普安。降鄭何。贈梁國。諡恭靖。東陽。降崔杞。西河。降沈翬。雲陽。降劉士涇。襄陽。降張克禮。潯陽。入道。臨汝。早薨。陽安。降王承系。平恩。早薨。邵陽。早薨。

  憲宗十九女。普寧。降于季友。改封永昌。贈梁國。諡惠康。永嘉。入道。衡陽。早薨。汾陽。降韋讓。贈鄭國。諡溫儀。宣城。降沈?。岐陽。降杜琮。贈晉國。諡莊淑。陳留。降裴模。真寧。降薛翊。南康。降沈汾。普康。早薨。臨真。降衛洙。真源。降杜中立。永順。降劉宏景。安平。降劉異。壽安。降王元逵。本琛王女。永安。入道。義寧。早薨。定安。初封太和。降回鶻崇德可汗。貴鄉。早薨。

  穆宗八女。義豐。降韋處仁。淮陽。降柳正元。延安。降竇澣。金堂。降郭仲恭。初封晉陵。清源。早薨。饒陽。降郭仲詞。義昌。入道。安康。入道。

  敬宗三女。永興。天長。寧國。

  文宗四女。興唐。西平。朗寧。光化。

  武宗七女。昌樂。壽春。永清。延慶。靜樂。樂溫。長寧。

  宣宗十一女。萬壽。降鄭顥。永福。西華。降嚴祁。贈齊國。諡恭懷。廣德。降于琮。義和。饒安。盛唐。平原。唐陽。許昌。豐陽。

  懿宗八女。同昌。降韋保衡。封衛國。諡文懿。安化。普康。昌元。昌寧。金華。仁壽。永壽。

  僖宗二女。唐興。永平。

  昭宗十一女。新安。平原。降李繼侃。信都。益昌。唐興。德清。太康。永明。新興。普安。樂平。

  雜錄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義兵起。公主于鄠縣莊。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得數百人。起兵以應高祖。略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無得侵掠。故遠近奔赴甚眾。得兵七萬人。公主間使以聞。使者至。高祖大悅。及義軍渡河。公主引精兵萬餘。與太宗會于渭北。與其駙馬柴紹。各置幕府。營中號為娘子軍。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以獨有軍功。每賞賜異于他主。及薨。追諡曰昭。

  太宗長女襄城公主。出降中書令蕭瑀子銳。公主雅有禮度。太宗每令諸公主。凡厥所為。皆視其楷則。又令所司別為營第。公主辭曰。婦事舅姑。如事父母。若居處不同。則定省多闕。再三固讓。乃止。令于舊宅而改創焉。即薦福寺是也。  貞觀五年。長樂公主出降。太宗以皇后所生。敕有司資送倍于永嘉長公主。秘書監魏徵諫曰。不可。昔漢明帝欲封其子。云我子豈得與先帝子等乎。可半楚淮陽。前史以為美談。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主。既加長字。即是有所尊崇。或可情有淺\深。無容禮有踰越。上然其言。長孫皇后遣使賚錢四十萬。絹五百疋。詣徵家賜之。

  十一年。侍中王珪子敬直。尚南平公主。禮有婦見舅姑之儀。近代以來。公主出降。此禮皆廢。珪曰。今主上欽明。動循法制。吾受公主謁見。豈為身榮。所以成國家之美耳。遂與其妻就位而坐。令公主親執笲。行盥饋之道。禮成而退。物議韙之。自是公主下降。有舅姑者皆備禮。自珪始也。

  十六年七月三日。敕晉王宜班于朝列。晉王及晉陽公主。幼而偏孤。上親加鞠養。晉王或暫出閤。公主必送出虔化門。涕淚而別。至是公主言于太宗曰。兄今與百僚同列。將不得在內耶。言訖。哽噎不自勝。上為之流涕。

  永徽元年正月。衡山公主欲出降長孫氏。議者以時既公除。合行吉禮。侍中于志寧上疏曰。伏見衡山公主出降。欲就今秋成禮。竊按禮記云。女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鄭玄云。有故。謂遭喪也。固知須終三年。其有議者。准制公除之後。須並從吉。此漢文創制其儀。為天下百姓。至于公主。服是斬縗\。使服隨例除。無宜情隨例改。心喪之內。方復成婚。非惟違于禮經。亦是人情不可。陛下方獎仁孝之日。敦崇名教之秋。此事行之若難。猶宜抑而守禮。況行之甚易。何容廢而受譏。伏願遵高宗之令軌。略孝文之權制。國家于法無虧。公主情禮得畢。則天下幸甚。于是待三年服闋。然後降。  咸亨二年五月十六日。城陽公主薨。公主初適杜荷。坐承乾事誅。公主改適薛瓘。太宗使卜之。卜人曰。兩火俱食。始則同榮。末亦雙悴。若晝日行合?之禮。則終吉。上將從之。馬周諫曰。臣聞朝謁以朝。思相戒也。講習以晝。思相成也。讌飲以昃。思相歡也。婚合以夜。思相親也。是以上下有成。內外有親。動息有時。吉凶有儀。先王之教。不可黷也。今陛下欲謀\其始而亂其紀。不可為也。夫卜筮者所以決嫌疑。若黷禮亂常。先王所不用。上從其言。瓘後為房州刺史。公主隨之。及薨。雙柩齊引而還。

  顯慶三年九月十九日。詔古稱釐降。唯屬王姬。比聞縣主適人。皆云出降。娶王女者。亦云尚主。濫假名器。深乖禮經。其縣主出嫁。宜稱適。娶王女者。稱娶。仍改令文。

  神龍二年閏正月一日。敕置公主設官屬。鎮國太平公主。儀比親王。長寧安樂。唯不置長史。餘並同親王。宣城新都安定金城等公主。非皇后生。官員減半。其金城公主。以出降吐蕃。特宜置司馬。至景龍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停公主府。依舊置邑司。唐隆元年六月二十六日。敕公主置府。近有敕總停。其太平公主有崇保社稷功。其鎮國太平公主府。即宜依舊。酸棗縣尉袁楚客。奏記于中書令魏元忠曰。女有內。男有外。男女有別。剛柔分矣。中外斯隔。陰陽著矣。豈可相濫哉。然而幕府者。丈夫之職。非婦人之事。今公主開府建寮。崇置法官。秩若親王。以女處男職。所謂長陰而抑陽也。而望陰陽不愆。風雨不爽。其可得乎。竊謂非致遠之計。乖久安之策。書曰。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此之謂也。君侯不正。誰正之哉。

  開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優厚發遣。依太平公主故事。僧一行諫曰。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殊其禮。又太平驕僭。竟以得罪。不應引以為例。上納其言。

  天寶七載。皇女道士萬安公主出就金仙觀安置。賜實封一千戶。奴婢所司。准公主例給付。

  乾元三年正月十九日。永昌縣主婿韋嗣道。宜付吏部與散官。自今以後。縣主婿出身者。並准此為恆例。

  建中元年九月。詔婚嫁函書。出于近代。既無經據。即可停之。時縣主將嫁。既有吉日。所司供設已備矣。而襄王之幼女卒。上從妹也。命改用中旬。或奏曰。禮物已備。供帳已設。撤之倍勞。且殤服不足以廢事。上曰。爾愛其費。我愛其禮。卒罷之。十二月。出嫁岳陽等十一縣主。初。開元中。置禮會院于崇仁里。自兵興以來。廢而不修。公郡縣主。不時降嫁。殆三十年。凡皇族子弟。皆散棄無位。或流落他縣。上即位。始敘用枝屬。以時婚嫁。公族老幼。莫不悲感。及縣主將嫁。小大之物。必周其用。于是有司度人用一籠\花。計錢七十萬。上使損之。及三萬。乃止。上曰。吾非有所愛。但不欲無益之費耳。各以其餘錢賜之。以備他用。舊例。皇姬下嫁。舅姑反拜而婦不答。至是乃刊去慝禮。率由典訓。

  貞元二年二月。太常奏長林公主出降。準開元禮。合乘厭翟車。去年嘉誠\公主出降。得駕部牒。造來多年。不堪乘駕。又得內侍省報。舊例相沿。乘金根車。其時便已行用。今緣禮會日逼。創造必不及。請準嘉誠\公主例。乘金根車。敕宜依。自是公主出降。相承金根車。至今不改。至四年二月七日。太常卿董晉奏曰。今月八日正衙。冊新都長公主。準開元禮。其日皇帝御正衙。命使行冊禮。陳樂懸。伏準貞元二年五月。冊嘉誠\公主。二年三月。冊長林公主。皇帝並不御正殿。亦不設樂懸。遂為典故。又奏今月十日。新都長公主出嫁。行五禮。準舊例。並合前一日於光順門行五禮。今奉敕。其日早於光順門便行冊禮。遂為故事。至十五年七月三日。有司奏。冊公主儀注。伏準開元之儀。侍中合宣制。今儀注誤以中書令宣制。則其日侍中闕行事之儀。中書令合受冊。又合以冊授與冊使。今儀注誤以中書侍郎授冊使。則其日闕中書令授冊之儀。內冊案自東上閣出。詣橫街北。合宣付中書門下。其侍中中書令其日並行事。今儀注誤。獨宣付中書令。則侍中無憑宣付。今欲改正。制曰。可。至二十一年四月七日。敕禮部。禮儀使奏。舊制例正衙命使。使出含元殿西廊側門外。登輅車。從光範門入。詣光順門進冊。伏緣諸王及公主。並同日內冊。其載冊輅車。車數不足。今商量冊使出宣政門。便自興禮門出。各赴延英光順門進冊。既便於事。又合禮經。制曰。可。

  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諸郡縣主婿每停官後。郡主每季給錢七十千文。縣主每季五十千文。如受官後。即停。其郡縣主婿已亡歿者。依準此。仍令度支隨季折給綾絹。

  六年十一月。詔郡主婿檢校四品京官者。戶部月給俸錢三十千文。度支歲給祿米一百二十石。縣主婿檢校五品京官。給俸錢二十千文。祿米百石。其有出身及先任正官。并負才學政術。欲從上舉選者。聽之。如官已登朝。不用此制。又敕諸公主。每年各給封物七百段疋。此依舊例。春秋兩限支給。諸郡主每季各賜錢一百貫文。諸縣主每季各賜錢七十貫文。其郡縣主婿見任前資正員外員官等。一依支給。

  十一年十月。義陽公主出降祕書少監王士平。士平。武俊之子也。上慎重其事。先時令宰臣訪于禮官。令參定見舅姑之儀禮。又武俊在鎮。仍定公主遣使儀。

  十四年。故懷澤縣主婿檢校右贊善大夫竇克構狀言。臣頃以國親。超受寵祿。及縣主薨逝。臣官遂停。臣陪位出身未授檢校官日。自有本官。伏乞宣付所司。許取前銜婺州司戶參軍。隨例調選。詔許赴集。仍委所司比類前任正員官。依資注擬。自今以後。郡縣主婿。除丁憂外。有曾任正員官。停檢校官俸料後者。準此處分。其餘先是兼試同正員等。不在選序者。停檢校官俸料後。任便赴集有司。據檢校官量降三資與正員官。元無官者。與解褐正員官。

  十五年七月。敕駙馬郡縣主。如實無子。準式養男。並不得用母蔭。

  永貞元年正月。度支奏。故永昌公主薨。準貞元中義陽義章公主葬料。一切磚瓦等充給。上令度支都支三千萬。于數內圓融造作。

  元和三年三月。敕縣主婿請授外官。如赴任。縣主不得離京。自今以後。永為常例。  七年十一月。京兆尹元義方奏。永昌公主祠堂制度。敕宜減制。宰臣李吉甫奏。竊以祠堂之設。禮典無文。蓋德宗皇帝恩出一時。事因習俗。當時人間。不無竊議。昔漢章帝欲為光武原陵。明帝顯節陵。各起邑屋。東平王蒼上疏。言其不可。東平王即光武之愛子。明帝之愛弟。賢王之心。豈惜費于父兄哉。誠\以非禮之事。人君所當慎也。今者。依義陽公主欲起祠堂。恐不如量置墓戶。以充守奉。翌日。上謂吉甫曰。昨日所奏罷祠堂。深愜朕心。朕初疑其?費。緣未知故實。是以量減。及覽所奏。方知無據。然朕不欲破二十戶百姓。當揀官戶謹信委之。十二月。詔曰。王者教化。本於婚姻。由親以理疏。自內而刑外。故詩稱好合。所以成子姓也。禮有待年。明其必及時也。恭惟累聖之後。子孫眾多。教於公宮。已知婦順。而從人之義重。擇配之才難。以茲兢兢。久曠嘉禮。況時方無事。年及有行。宜加祿邑之榮。以俟御輪之吉。言念于此。惕然興懷。思宏厚恩。用協敦敘。恩王等女六人。可並封縣主,仍委中書門下。與宗正卿及吏部尚書侍郎計會諸親之內。及常選之中。精求其人。副我誠\意。時十六王宅諸王女。久不降嫁。德音初下。人感嘆焉。

  九年八月。岐陽公主出降杜悰。發左右神策兵三百赴光範門翼道。至其宅。京兆尹裴武充禮會使。

  太和三年正月。敕潯陽平恩邵陽三公主。皆捨俗入道。宜令每年各賜封物七百段疋。仍準舊例。春秋兩限支付。四年五月。敕出降縣主妝粉錢。宜令所司。自今以後。從出降日支。

  四年正月。敕駙馬竇澣。公主衣服逾制。從夫之義。過有所歸。宜罰兩月賜錢。

  開成二年十二月。敕駙馬嘗為公主行服三年。頗乖典法。自此準禮。夫妻服齊縗\。杖。周。時岐陽公主既薨。駙馬杜悰。因禮文不為重服。時論推美。故有是詔。

  三年十二月。敕駙馬都尉尚公主後。宜令守檢校官二周。年滿則量人材資序。改轉正員官。仍為定例。

  會昌五年七月。中書門下奏。伏見公主上表稱妾李氏者。伏以臣妾之義。取其賤稱。家人之禮。即宜區別。臣等商量公主上表。請如長公主之例。並云某邑公主第幾女上表。郡縣主亦望依此例稱。從之。

  大中四年二月。以起居郎駙馬都尉鄭顥尚萬壽公主。其年詔曰。女人之德。雅合慎修。嚴奉舅姑。夙夜勤事。此婦之節也。先王制禮。貴賤同遵。既以下嫁臣寮。儀則須依古典。萬壽公主婦禮。宜依士庶。  其年二月。敕諸縣主婿選尚之初。多無官緒。或正員初秩。授檢校朝官。從前條流。都未詳備。自今以後。縣主婿如先有官。宜超資與進改。如未有官者。且授檢校官。待三周年後。與第二任正員官、仍委宗正卿檢勘聞奏。  五年四月。敕夫婦之際。教化之端。人倫所先。王猷為大。況枝連帝戚。事繫國風。苟失常儀。即紊彝典。其有節義乖常。須資立制。如或情有可愍。即務從權。俾協通規。必惟中道。起自今以後。先降嫁公主縣主。如有兒女者。並不得再請從人。如無兒者。即任陳奏。宜委宗正等準此處分。如有兒女妄稱無有。輒請再從人者。仍委所司察獲奏聞。別議處分。並宣付命婦院。永為常式。其月敕親王公主葬。宜準故事。輟朝一日。其年八月。敕公主邑司。擅行文牒。恐多影占。有紊朝章。今後公主除緣徵封外。不得令邑司行文書牒府縣。如緣公事。令邑司申宗正寺。與酌量事體施行。  咸通十二年二月。葬衛國公主於少陵原。先是。詔百寮為挽歌詞。仍令駙馬韋保衡自撰公主神道碑。京兆尹薛能為外監護。供奉官楊復璟為內監護。儀注甚盛。上與郭淑妃御延興門哭送。  和蕃公主宏化。宗室女。貞觀十三年十一月。降吐谷渾慕容諸葛缽。文成。宗室女。貞觀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封。降于吐蕃贊普弄讚。命江夏王送之。弄讚親迎于河源。見王。行子婿禮甚謹。歎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有媿沮之色。謂所親曰。我祖父未有通婚大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當築一城。以誇示後世。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國學。以習詩書。從之。金城。雍王守禮女。神龍三年四月十四日。降于吐蕃贊普。寧國。肅宗女。乾元元年七月十七日。出降回鶻英武威遠毘伽可汗。置公主府。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自蕃還。至貞元五年四月十二日。議罷公主府。置邑司。永樂。宗室女。開元二十五年十一月三日。出降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燕郡。餘姚公主女慕容氏。開元十五年閏五月十九日。出降契丹松漠郡王李鬱子焉。固安。從外甥女辛氏。開元五年二月。出降奚首領李大酺。至八年。大酺戮死。共立季弟魯蘇為主。仍以公主為妻。時魯蘇牙官塞默羯謀\害魯蘇。翻歸突厥。公主密知之。遂誘而殺之。上嘉其功。賞賜累萬。公主嫡母嫉主榮寵。乃上言云主是庶生。請別以所生主嫁魯蘇。上怒。乃令離婚。東光。咸安公主女韋氏。降奚首領魯蘇。交河。十姓可汗阿史那懷道女。開元五年十二月。出降突騎施可汗蘇祿。和義。宗室女。天寶三載十二月十四日。出降寧國奉化王。靜樂。天寶四載三月十四日。封外甥女獨孤氏。降松漠都督懷順王李懷節。宜芳。外甥女楊氏。天寶四載三月十四日。出降饒樂都督懷信王李延寵。崇徽。僕固懷恩女。大歷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出降回鶻可汗。咸安。德宗女。貞元四年十月。出降回紇天親可汗。其月二十六日。敕置咸安公主府。準親王例。太和。憲宗女。長慶元年二月。出降回紇崇德可汗。

  雜錄景龍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幸始平縣。送金城公主。以驍衛大將軍楊矩為使。上初謂侍中紀處訥曰。昔文成公主出降。即江夏王送之。卿識蕃情。又有安邊之略。可為朕充此使也。處訥辭以不練邊事。上又使中書侍郎趙彥昭代行。司農卿趙履溫謂之曰。公國之宰輔。而為一介之使。不亦鄙乎。彥昭曰。計將安出。履溫因為陰託安樂公主。密奏留之。至是命矩行。

  二月一日。改始平縣為金城縣。又改地為鳳臺鄉愴別里。

  開元二十一年正月。命工部尚書李暠。持節于吐蕃。以國信物一萬匹。私覿物二千匹。皆雜以五綵。遣之。及還。而金城公主上言。請以今年九月一日。樹碑于赤嶺。定蕃漢界。詔張守珪李行褘與吐蕃使莽布支同往觀樹焉。既樹。而吐蕃遣其臣隨漢使人分往劍南及河西磧。歷告邊州曰。兩國和好。無相侵掠。漢使告亦如之。

  二十九年。金城公主薨。吐蕃使來告哀。

  貞元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太常卿董晉奏。公主出降蕃國。請加玉冊。制曰。可。三年九月。遣回紇使合闕將軍歸其國。初。合闕將其君命請婚于我。許以咸安公主嫁之。命公主見合闕于麟德殿。且命中謁者賚公主畫圖。就示可汗。以馬價絹五萬疋還之。許其互市而去。以殿中監嗣滕王湛然為送咸安公主使。仍兼婚禮使。

  四年十月。回紇公主及使至自蕃。上御延喜門。禁婦人及車輿觀者。時回紇可汗喜于和親。其禮甚恭。乃上言曰。昔為兄弟。今即子婿。子婿半子也。彼猶父。此猶子也。父若患于西戎。子當遣兵除之。又罵辱吐蕃使者。及使其宰相等率眾千餘人。及其妹骨吐祿毗伽公主。夷妹迷敘骨吐祿公主。及職使大首領等妻妾。凡五十六婦人來迎可敦。凡遣人千餘納聘。馬三千匹。上令朔州及太原分留回紇七百餘人。其宰相大首領至者。館于鴻臚寺將作監。回紇使者見于宣政殿。上召回紇公主及使對于麟德殿。頒賜有差。

  元和三年正月。咸安公主薨。廢朝三日。初。王師平史朝義。北虜微有功。恃此不修臣禮。至貞元四年。回紇武義成功可汗。始遣使獻方物。仍求結親。德宗與群臣議。許之。遂以公主降焉。命使冊可汗為勇猛分相智惠長壽天親可汗。冊公主為孝順端正智惠長壽可敦。御製詩送之。事具德宗實錄。天親可汗卒。子忠貞可汗立。忠貞可汗卒。子奉誠\可汗立。奉誠\可汗卒。國人立其相。是為懷相可汗。皆從故法尚公主。在蕃二十一年卒。冊贈燕國大長公主。賜諡曰襄穆。  太和公主。長慶元年二月封為公主。冊為回紇可敦。出降愛登里邏骨沒密施合毗伽保義可汗。以中書侍郎平章事崔植充冊使。戶部侍郎平章事杜元穎充五禮使。五月。詔緣改定太和公主出降回紇事宜。令中書舍人王起赴鴻臚寺宣示回紇等使。保義可汗既立。遣使求婚。遂封第九妹為永安公主。將以降嫁焉。其年三月。保義可汗卒。四月。冊九姓回紇為崇德可汗。五月。遣使請迎所許嫁公主。朝廷以封第五妹為太和公主以降。今回紇雖狄人。固請永安。而終不許。故命中書舍人王起充鴻臚寺以宣諭焉。又詔左金吾大將軍胡証。充送公主為回紇可敦歸國及加冊可汗等使。光祿卿李憲充副使。太常卿李銳充婚禮使。公主置府。官屬準親王例。仍鑄邑司印一面。及發。上以半仗御通化門送之。敕常參官于章敬寺前立班。儀衛甚盛。仍令京兆府權置公主幕次。暫駐受百寮之謁見。士女傾城觀焉。  會昌元年十一月。敕緣回紇國中離亂頗甚。太和公主恐未安寧。須遣文臣專往訪問。宜差通使舍人苗綰充使。三年二月,太常禮院奏太和公主到日。百寮于章敬寺門立班。舊例並以邑司承命入拜。命承命出答拜。今商量邑司官秩。多是至卑者。緣恐事太輕。今請公主左右一人。戴鬢帛承拜裲襠。將命出入。以代邑司官。謂得禮之變。從之。其月二十五日。公主自蕃還京。詔左右神策各出軍二百人。及太常儀仗鹵簿。從長樂驛迎公主入城。其日。改封定安大長公主。罷太和公主府。宰臣及文武百寮于章敬寺門立班候參。參畢。太和公主便赴太廟。謁憲宗穆宗二室。回從光化門入內。其日。宰相及文武百寮赴宣政衙。于東上閣門進名奉賀。赴興慶宮賀太皇太后。二十七日敕。安定大長公主自蕃還京。莫不哀憫。百辟卿士。皆出拜迎。宣城貞寧臨貞貞源義昌等公主並宗室近親。合先慰問。晏然私第。竟已不至。度于物體。稍似非宜。各罰封絹一百匹。以塞愆違。陽安長公主既不與定安光順相見。又兩日就宅宣事。皆不在家。罰封物三百匹。三月。中書門下奏。伏聞定安大長公主。二月二十五日。以回紇背叛恩德。侵軼邊陲。于光順門內。脫去簪珥。變服請罪。陛下釋其愆負。方敢對見。又以宣城公主等違敕不到。各罰封物。伏以禮法之行。始此中壼。王化盛事。人倫美談。周易云。正家而天下定矣。臣等忝在樞近。不任抃\賀踊躍之至。伏望宣付史館紀述。為百代典制。從之。
精选古籍
古籍分类
友情链接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