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汉字
查汉字

běi    

拼音:bei
注音:ㄅㄟˇ
部首笔画:2
总笔画:5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匕
造字法:会意
五笔86:UXN
五笔98:UXN
五行:
Unicode:U+5317
四角号码:12110
仓颉输入法:LMP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0227
北字拼音(带声调)
běi
北字笔顺
竖横横撇折
与北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běi   ㄅㄟˇ ◎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反义词

英文翻译

north

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ěi  〈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north]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defeated troops]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词性变化 běi  〈动〉 (1) 败北 [be defeated]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retreat]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另见 bèi 

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①][běi][《廣韻》博墨切,入德,幫。](1)方位名。与“南”相对。清晨面对太阳时左手的一边。(2)指向北去;向北。(3)败;败逃。(4)指科举考试失利而落第。(5)指败逃者。[②][bèi][《集韻》補妹切,去隊,幫。]“背1”的古字。

音韵参考

[上古音]:职部帮母,p?k[广 韵]:博墨切,入25德,bo,曾開一入登幫[平水韵]:去声十一队·入声二沃·入声八黠·入声十三职[唐 音]:*b?k[国 语]:běi,bèi[粤 语]:baak1bak1[闽南语]:pok4,pak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匕字部】 北; 康熙笔画:5; 页码:页152第25〔古文〕𧉥【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𠀤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又【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又【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𠀤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字源字形
常见生僻字
汉字组词推荐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