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

绿野仙踪

作者:李百川

《绿野仙踪》是清李百川耗9年心血写成,说的是明喜靖年间冷于冰访道成仙除妖降魔的故事,书中内容曲折地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严嵩父子贪赃枉法的行径, 还通过大家公子温如玉和妓女金钟儿,周琏和齐惠娘的故事,揭露其芒淫无耻的生活和卑污 的社会风俗。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流畅,表现手法,绘人状物无不精妙,是清代长篇小说中较有影响的作品 ,受历代名家称赞,如‘温如玉嫖妓’、‘周琏偷情’两段被郑振锋先生赞为‘古代描写妓院生活最杰出者’。但因其‘为鬼神、诲淫’之作,屡遭查禁,其性描写刻意模仿《金瓶梅 》,某些词句,如‘亲达达,我实在受不得了’还一模一样。原本现中国大陆仅存一套

书叙明嘉靖年间直隶人氏冷于冰,聪慧绝伦,本为仕途之才。然际遇多变,尝世态冷暖,彻悟人生,决意弃家访道。冷于冰云游四方,至杭州天竺寺得火龙真人指点,苦练神功,能降妖除魔。后一路行善,救助连城璧、朱文炜等人。时泰安世家子弟温如玉,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冷于冰劝其悔悟,不从。后家道中落,挪借银两以求发财。途中为友所欺,银两无归。如玉回乡,母亡妻死,穷困潦倒。其友苗秃,心术不正,使妓女金钟儿诱如玉。如玉不可自拔,欲使金钟儿从良,将其私房及自己积蓄交仆人收藏。未料仆人监守自盗。金钟为鸨母逼死,如玉人财两空,幡然悔悟,冷于冰收之为徒,至琼崖洞修行。冷于冰沿途收猿不邪、连城璧、金不换、锦屏、翠黛为徒,除暴安良,扬善去恶。时江西乡绅周通之子周琏风流成性,娶妻纳妾。妻妾争风吃醋,相互谋害。妾借刀杀妻,遂房中闹鬼。周琏为怪风摄走,与鱼妖成亲,形容枯槁,性命危殆。冷于冰遣猿不邪前来,灭鱼妖,救周琏。后琏改过思正,为官一方,积德行善。冷于冰携六徒炼丹,冷于冰 朝见玉帝,得封普惠真人,诸徒经多方磨练、教诲,亦得正果。

手抄古本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流传中一种特别的现象,由于古代印刷技术和统治者(禁书令) 种种限制,使一些文学作品不得不以手抄形式流传,也就注定了这些作品极其稀少,现在能 够见到的数量有限,而能阅读或欣赏到这些手抄真本,更是广大读者梦寐以求的。这部《绿 野仙踪》由清代浙江海盐县人黄运亨抄写,《人物传四·文苑》称其‘任永康教瑜。读书目 数行下,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无不考究。启迪后学,谆谆不倦。著有《麟趾堂集》’。纵观 全书洋洋70万言,全系毛笔工楷书成,2000余页,无一字错漏,无一涂抹;细观其字体端秀 遒劲,运笔流畅,字字均有力透纸背之功,给人赏心惊目之感.

官箴

作者:吕本中

《官箴》一卷,宋吕本中撰。此书多阅历有得之言,可以见诸实事。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上尝御书清、慎、勤三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案此三字,吕本中《官箴》中语也。(按:此说误,详后)’是数百年后尚蒙圣天子采择其说,训示百官,则所言中理可知也。虽篇帙无多,而词简义精,故有官者之龟鉴也。”今检吕氏《官箴》,全书共三十三条,其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与《四库提要》所说相合。王士禛,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罢官归里,康熙五十年去世。《古夫于亭杂录》是他罢官后所作。该书卷一说,“清、慎、勤三大字,士禛二十年前亦蒙赐。”由此可知,他所说的“上尝御书”之“上”,当是指康熙皇帝。这说明清代把清、慎、勤三字当作钦定的官箴是始于康熙。四库馆臣称赞此三字“千古不可易,固有官者之龟鉴”,而《四库提要》乃是乾隆钦定之书,这又说明在乾隆时期仍然是遵行祖宗旧制,以清、慎、勤三字为官箴的。赵翼是位乾嘉学者,他在《陔于丛考》卷二十七《清慎勤匾》条中说:“各衙署讼堂多书清、慎、勤三字作匾额。”这更是一条有利的证据。以清、慎、勤三字为官箴,不仅行之于康、乾之世,而且通之于有清一代,所以梁启超在《新民说·论公德》中说:“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
《四库提要》:“此书多阅历有得之言,可以见诸实事。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

坐花志果

作者:汪道鼎

简介暂无

白香词谱

作者:舒梦兰

《白香词谱》是清朝嘉庆年间靖安人舒梦兰编选。词谱选录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词作品共一百篇,凡一百调。这些调
式都是较为通用的,小令、中调、长调均有。为便于初学者,每调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成为真正的词谱。

《白香词谱》同时又是一本简明词选。所选的词都是比较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
它兼收并蓄,不主一家,既收婉约,也收豪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选本,也是一本较佳的词学入门读物。

阿瑟
目次

一菩萨蛮李白
二忆秦娥李白
三调笑令王建
四长相思白居易
五更漏子温庭筠
六摊破浣溪沙李【王景】(南唐中主)
七忆江南李煜(南唐后主)
八捣练子李煜(南唐后主)
九相见欢李煜(南唐后主)
十浪淘沙李煜(南唐后主)
十一虞美人李煜(南唐后主)
十二一斛珠李煜(南唐后主)
十三谒金门冯延巳
十四踏莎行寇准
十五贺圣朝叶清臣
十六御街行范仲淹
十七渔家傲范仲淹
十八苏幕遮范仲淹
十九锦缠道宋祈
二十离亭燕张升
二一诉衷情欧阳修
二二阮郎归欧阳修
二三南歌子欧阳修
二四临江仙欧阳修
二五西江月司马光
二六桂枝香王安石
二七天仙子张先
二八昼夜乐柳永
二九雨淋铃柳永
三十卜算子苏轼
三一洞仙歌苏轼
三二蝶恋花苏轼
三三水调歌头苏轼
三四清平乐黄庭坚
三五画堂春黄庭坚
三六蓦山溪黄庭坚
三七忆王孙秦观
三八如梦令秦观
三九桃源忆故人秦观
四十鹊桥仙秦观
四一河传秦观
四二满庭芳秦观
四三清玉案贺铸
四四薄幸贺铸
四五惜分飞毛滂
四六河满子孙洙
四七烛影摇红王诜
四八减字木兰花王安国
四九千秋岁谢逸
五十琐窗寒周邦彦
五一解语花周邦彦
五二过秦楼周邦彦
五三昭君怨万俟雅言
五四感皇恩赵企
五五好事近蒋子云
五六贺新郎李玉
五七潇湘夜雨赵长卿
五八祝英台近辛弃疾
五九南浦程垓
六十齐天乐姜夔
六一沁园春陆游
六二醉太平刘过
六三喜迁莺吴礼之
六四双双燕史达祖
六五换巢鸾凤史达祖
六六瑞鹤仙史达祖
六七风入松吴文英
六八一翦梅蒋捷
六九永遇乐蒋捷
七十瑶台聚八仙张炎
七一水龙吟张炎
七二绮罗香张炎
七三疏影张炎
七四采桑子朱藻
七五荆州亭吴城小龙女
七六醉花阴李清照
七七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
七八声声慢李清照
七九南乡子孙道绚
八十生查子朱淑真
八一鹧鸪天聂胜琼
八二人月圆吴激
八三望海潮折元礼
八四玉漏迟元好问
八五点绛唇曾允元
八六满江红萨都拉
八七念奴娇萨都拉
八八陌上花张翥
八九东风第一枝张翥
九十摸鱼儿张翥
九一多丽张翥
九二夺锦标张【林下土】
九三眼儿媚刘基
九四误佳期汪懋麟
九五柳梢青朱彝尊
九六解佩令朱彝尊
九七暗香朱彝尊
九八庆春泽朱彝尊
九九春风袅娜朱彝尊
一百翠楼吟黄之隽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
▲仄韵)

一、菩萨蛮·闺情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
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
⊙○⊙●△


二、忆秦娥·思秋李白箫声咽,
○⊙▲
秦娥梦断秦楼月。
○○⊙●○○▲
秦楼月,(叠三字)
○○▲
年年柳色,
⊙○⊙●
灞陵伤别。
●○○▲

乐游原上清秋节,
⊙○⊙●○○▲
咸阳古道音尘绝。
⊙○⊙●○○▲
音尘绝,(叠三字)
○○▲
西风残照,
⊙○⊙●
汉家陵阙。
●○○▲


三、调笑令·宫词王建

团扇,
○▲
团扇,(叠句)
○▲
美人并来遮面。
●⊙⊙○○▲
玉颜憔悴三年,(换平韵)
⊙○⊙●○△
谁复商量管弦。
⊙●○○●△
弦管,(上句末二字颠倒,换仄韵)
○▲
弦管,(叠句)
○▲
春草昭阳路断。
⊙●⊙○⊙▲


四、长相思·别情白居易

汴水流,
●⊙△
泗水流,
●⊙△
流到瓜州古渡头,
⊙●○○⊙●△
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
●○△
恨悠悠,
●○△
恨到归时方始休,
⊙●○○⊙●△
月明人倚楼。
●○○●△


五、更漏子·本意温庭筠

柳丝长,
●○○
春雨细,
○●▲
花外漏声迢递。
⊙●⊙○⊙▲
惊塞雁,
○●●
起城乌,(换平韵)
●○△
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换仄韵)
○⊙▲
透重幕,
⊙○▲
惆怅谢家池阁。
⊙●⊙○⊙▲
红烛背,
○●●
绣帘垂,(换平韵)
●○△
梦君君不知。
●○○●△


六、摊破浣溪沙·秋恨李景(南唐中主)

菡萏香销翠叶残,
⊙●○○●●△
西风愁起绿波间。
⊙○⊙●●○△
还与韶光共憔悴,
⊙●⊙○○●●
不堪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
⊙●⊙○○●●
小楼吹彻玉笙寒。
⊙○⊙●●○△
多少泪珠何限恨,
⊙●⊙○○●●
倚阑干。
●○△
七、忆江南·怀旧李煜(南唐后主)

多少恨,
○⊙●
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
⊙●⊙○○●●
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


八、捣练子·秋闺李煜(南唐后主)

深院静,
○●●
小庭空,
●○△
断续寒砧断续风。
⊙●○○⊙●△
无奈夜长人不寐,
⊙●⊙○○●●
数声和月到帘栊。
●○⊙●●○△


九、相见欢·秋闺李煜(南唐后主)

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
⊙●⊙○
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换仄韵)
●⊙▲
理还乱,
⊙○▲
是离愁。(换前平韵)
●○△
别是一番、
⊙●⊙○
滋味在心头。
○●●○△


十、浪淘沙·怀旧李煜(南唐后主)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十一、虞美人·感旧李煜(南唐后主)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换平韵)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换仄韵)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换平韵)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十二、一斛珠·香口李煜(南唐后主)晚妆初过,
⊙○⊙▲
沉檀轻注些儿个。
⊙○⊙●○○▲
向人微露丁香颗,
⊙○⊙●○○▲
一曲清歌,
⊙●○○
暂引樱桃破。
⊙●○○▲罗袖□残殷色可,
⊙●⊙○○●▲
杯深旋被香醪□。
⊙○⊙●○○▲
绣床斜凭娇无那,
⊙○⊙●○○▲
烂嚼红绒,
⊙●○○
笑向檀郎唾。
⊙●○○▲


十三、谒金门·春闺冯延巳

风乍起,
○⊙▲
吹皱一池春水。
⊙●⊙○○▲
闲引鸳鸯芳径里,
⊙●⊙○○●▲
手□红杏蕊。
⊙○○●▲

斗鸭阑干独倚,
⊙●⊙○⊙▲
碧玉搔头斜坠。
⊙●⊙○○▲
终日望君君不至,
⊙●⊙○○●▲
举头闻鹊喜。
⊙○○●▲


十四、踏莎行·春暮寇准春色将阑,
⊙●○○
莺声渐老,
⊙○●▲
红英落尽青梅小。
⊙○⊙●○○▲
画堂人静雨蒙蒙,
⊙○⊙●●○○
屏山半掩余香袅。
⊙○⊙●○○▲

密约沉沉,
⊙●○○
离情杳杳,
⊙○●▲
菱花尘满慵将照。
⊙○⊙●○○▲
倚楼无语欲销魂,
⊙○⊙●●○○
长空黯淡连芳草。
⊙○⊙●○○▲


十五、贺圣朝·留别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
⊙○⊙●○○▲
莫匆匆归去。
●○○○▲
三分春色二分愁,
⊙○⊙●●○○
更一分风雨。
●⊙○○▲

花开花谢,
⊙○⊙●
都来几许。
⊙○⊙▲
且高歌休诉。
●○○○●
不知来岁牡丹时,
⊙○⊙●●○○
再相逢何处。
●⊙○○▲


十六、御街行·离怀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
⊙○⊙●○○▲
夜寂静、
●●●
寒声碎。
○○▲
真珠帘卷玉楼空,
⊙○⊙●●○○
天淡银河垂地。
⊙●⊙○○▲
年年今夜,
⊙○⊙●
月华如练,
⊙○⊙●
长是人千里。
⊙●○○▲

愁肠已断无由醉,
⊙○⊙●○○▲
酒未到、
●●●
先成泪。
○○▲
残灯明灭枕头欹,
⊙○⊙●●○○
谙尽孤眠滋味。
⊙●⊙○○▲
都来此事,
⊙○⊙●
眉间心上,
⊙○⊙●
无计相回避。
⊙●○○▲


十七、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障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十八、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
●○○
黄叶地,
○●▲
秋色连波、
⊙●○○
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
⊙●○○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
追旅思,
○●▲
夜夜除非、
⊙●○○
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入愁肠、
⊙●○○
化作相思泪。
⊙●○○▲


十九、锦缠道·春游宋祈

燕子呢喃,
●●○○
景色乍长春昼。
⊙●●○○▲
睹园林、
●○○
万花如绣,
⊙○○▲
海棠经雨胭脂透。
⊙○⊙●○○▲
柳展宫眉,
⊙●○○
翠拂行人首。
⊙●○○▲

向郊原踏青,
●○○●○
恣歌携手。
⊙○○▲
醉醺醺、
●○○
尚寻芳酒。
⊙○○▲
问牧童、
●⊙○
遥指孤村道,
⊙●○○⊙
杏花深处,
●○○●
那里人家有。
⊙●○○▲


二十、离亭燕·怀古张升

一带江山如画,
⊙●⊙○○▲
风物向秋潇洒。
⊙●⊙○○▲
水浸碧天何处断,
⊙●⊙○○●●
霁色冷光相射。
●●⊙○○▲
蓼屿荻花洲,
⊙●●○○
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
⊙●⊙○○▲
烟外酒旗低亚。
⊙●⊙○○▲
多少六朝兴废事,
⊙●⊙○○●●
尽入渔樵闲话。
●●⊙○○▲
怅望倚层楼,
⊙●●○○
寒日无言西下。
⊙●⊙○○▲二一、诉衷情·眉意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
⊙○⊙●●○△
呵手试梅妆。
⊙●●○△
都缘自有离恨,
⊙○⊙●○⊙
故画作、
⊙●●
远山长。
●○△

思往事,
○●●
惜流光,
●○△
易成伤。
●○△
未歌先敛,
●○○●
欲笑还颦,
●●○○
最断人肠。
⊙●○△


二二、阮郎归·踏青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
⊙○⊙●●○△
风和闻马嘶。
⊙○○●△
清梅如豆柳如眉,
⊙○⊙●●○△
日长蝴蝶飞。
●○○●△

花露重,
○●●
草烟低,
●○○
人家帘幕垂。
⊙○○●△
秋千慵困解罗衣,
⊙○⊙●●○△
画堂双燕归。
●○○●△


二三、南歌子·闺情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
⊙●○○●
龙纹玉掌梳。
○○●●△
去来窗下笑相扶,
⊙○⊙●●○△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

弄笔偎人久,
⊙●○○●
描花试手初。
○○●●△
等闲妨了绣功夫,
⊙○⊙●●○△
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


二四、临江仙·妓席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
⊙●⊙○○●●
雨声滴碎荷声。
⊙○⊙●○△
小楼西角断虹明。
⊙○⊙●●○△
阑干私倚处,
⊙○○●●
遥见月华生。
⊙●●○△

燕子飞来窥画栋,
⊙●⊙○○●●
玉钩垂下帘旌。
⊙○⊙●○△
凉波不动簟纹平。
⊙○⊙●●○△
水晶双枕畔,
⊙○○●●
犹有堕钗横。
⊙●●○△
二五、西江月·佳人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
⊙●⊙○⊙●
铅华淡淡妆成。
⊙○⊙●○△
红烟翠雾罩轻盈,
⊙○⊙●●○△
飞絮游丝无定。
⊙●⊙○⊙▲(叶仄韵)相见争如不见,
⊙●⊙○⊙●
有情还似无情。
⊙○⊙●○△(叶平韵)
笙歌散后酒微醒,
⊙○⊙●●○△
深院月明人静。
⊙●⊙○⊙▲(叶仄韵)
二六、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纵目,
○○●▲
正故国晚秋,
●●●⊙○
天气初肃。
⊙⊙○▲
千里澄江似练,
⊙●○○⊙●
翠峰如簇。
●○○▲
征帆去棹残阳里,
⊙○⊙●○○●
背西风,
●○○
酒旗斜矗。
⊙○○▲
彩舟云淡,
●○○○●
星河鹭起,
⊙○⊙●
画图难足。
●○○▲

念往昔豪华竞逐,
●⊙●○○●▲
叹门外楼头,
●⊙●○○
悲恨相续。
⊙⊙○▲
千古凭高对此,
⊙●○○⊙●
漫嗟荣辱。
●○○▲
六朝旧事随流水,
⊙○⊙●○○●
但寒烟、
●○○
衰草凝绿。
⊙⊙○▲
至今商女,
●○○●
时时犹唱,
⊙○⊙●
后庭遗曲。
●○○▲


二七、天仙子·送春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
⊙●⊙○○●▲
午醉醒来愁未醒。
⊙●⊙○○●▲
送春春去几时回,
⊙○⊙●●○○
临晚镜,
○⊙▲
伤流景,
○⊙▲
往事后期空记省。
⊙●⊙○○●▲

沙上并禽池上暝,
⊙●⊙○○●▲
云破月来花弄影。
⊙●⊙○○●▲
重重帘幕密遮灯,
⊙○⊙●●○○
风不定,
○⊙▲
人初静,
○⊙▲
明日落红应满径。
⊙●⊙○○●▲


二八、昼夜乐·忆别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
⊙○⊙●○○▲
便只合、
●⊙⊙
长相聚。
⊙○▲
何期小会幽欢,
○○●●○○
变作别离情绪。
●●⊙○⊙▲
况值阑珊春色暮,
⊙●○○○●▲
对满目、
●⊙⊙
乱花狂絮。
●○○▲
直恐好风光,
⊙●●○○
尽随伊归去。
●○○○▲

一场寂寞凭谁诉,
⊙○⊙●○○▲
算前言、
●⊙⊙
总轻负。
⊙○▲
早知恁地难拼,
⊙○●●○○
悔不当初留住。
⊙●○○⊙▲
其奈风流端正外,
⊙●○○○●●
更别有、
●⊙⊙
系人心处。
●○○▲
一日不思量,
⊙●●○○
也攒眉千度。
●○○○▲


二九、雨淋铃·秋别柳永

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
○○●●○●
方留恋处,
○○●●
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
●●○○
泪眼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
●●●
千里烟波,
○●○○
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那堪、
●○○
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
●●○○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
●●●
千种风流,
○●○○
更与何人说。
●●○○▲
三十、卜算子·别意苏轼

水是眼波横,
⊙●●○○
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去那边,
⊙●○○●●○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
又送君归去。
⊙●○○▲
若到江南赶上春,
⊙●○○●●○
千万和春住。
⊙●○○▲


三一、洞仙歌·夏夜苏轼

冰肌玉骨,
⊙○⊙●
自清凉无汗。
●○○⊙▲
水殿风来暗香满。
⊙●○○●○▲
绣帘开,
●○○
一点明月窥人,
●●⊙●○○
人未寝、
○●●
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
⊙○○●●
庭户无声,
⊙●○○
时见疏星渡河汉。
⊙●○○●○▲
试问夜如何,
⊙●●○○
夜已三更,
⊙●○○
金波淡,
○⊙●
玉绳低转。
⊙○⊙▲
但屈指、
●●●
西风几时来,
○○●○○
又不道流年,
●⊙●○○
暗中偷换。
●○○▲


三二、蝶恋花·春景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三三、水调歌头·中秋苏轼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偏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三四、清平乐·晚春黄庭坚

春归何处,
○○⊙▲
寂寞无行路。
⊙●○○▲
若有人知春去处,
⊙●⊙○○⊙▲
唤取归来同住。
⊙●⊙○⊙▲

春无踪迹谁知,(换平韵)
⊙○⊙●○△
除非问取黄鹂。
⊙○⊙●○△
百啭无人能解,
⊙●⊙○⊙●
因风飞过蔷薇。
⊙○⊙●○△


三五、画堂春·本意黄庭坚东风吹柳日初长,
⊙○⊙●●○△
雨余芳草斜阳。
⊙○⊙●○△
杏花零落燕泥香,
⊙○⊙●●○△
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
⊙●⊙○⊙●
画屏云锁潇湘。
⊙○⊙●○△
夜寒微透薄罗裳,
⊙○⊙●●○△
无限思量。
⊙●○△


三六、蓦山溪·别意黄庭坚鸳鸯翡翠,
⊙○⊙●
小小思珍偶。
⊙●○○▲
眉黛敛秋波,
⊙●●○○
尽湖南,
●⊙⊙
山明水秀。
○○⊙▲
娉娉袅袅,
⊙○⊙●
恰近十三余,
⊙●●○○
春未透,
○⊙▲
花枝瘦,
○⊙▲
正是愁时候。
⊙●○○▲

寻芳载酒,
⊙○⊙●
肯落他人后。
⊙●○○▲
只恐远归来,
⊙●●○○
绿成阴,
●⊙⊙
青梅如豆。
○○⊙▲
心期得处,
⊙○⊙●
每自不由人,
⊙●●○○
长亭柳,
○⊙▲
君知否,
○⊙▲
千里犹回首。
⊙●○○▲


三七、忆王孙·春闺秦观

萋萋芳草忆王孙,
⊙○⊙●●○△
柳外楼高空断魂。
⊙●○○⊙●△
杜宇声声不忍闻。
⊙●○○⊙●△
欲黄昏,
●○△
雨打梨花深闭门。
⊙●○○⊙●△


三八、如梦令·春景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
⊙●⊙○⊙▲
燕尾剪波绿皱。
⊙●⊙○⊙▲
指冷玉笙寒,
⊙●●○○
吹彻小梅春透。
⊙●⊙○⊙▲
依旧,
○▲
依旧,(叠句)
○▲
人与绿杨俱瘦。
⊙●⊙○⊙▲


三九、桃源忆故人·冬景秦观

玉楼深锁多情种,
⊙○⊙●○○▲
清夜悠悠谁共。
⊙●⊙○○▲
羞见枕衾鸳凤,
⊙●⊙○○▲
闷则和衣拥。
⊙●○○▲

无端画角严城动,
⊙○⊙●○○▲
惊破一番新梦。
⊙●⊙○○▲
窗外月华霜重,
⊙●⊙○○▲
听彻梅花弄。
⊙●○○▲


四十、鹊桥仙·七夕秦观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
⊙○⊙●
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
●⊙●
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
●⊙●
朝朝暮暮。
○○⊙▲

四一、河传·赠妓秦观

恨眉醉眼,
⊙○⊙▲
甚轻轻觑着、
●○○●▲
神魂迷乱。
⊙○⊙●
常记那回,
⊙●●●○
小曲栏干西畔。
⊙●⊙○○▲
鬓云松、
●⊙○
罗袜【戋刀】。
○●▲

丁香笑吐娇无限,
⊙○⊙●○○▲
语软声低、
⊙●○○
道我何曾惯。
⊙●○○▲
云雨未谐,
⊙●●○
早被东风吹散。
⊙●⊙○○▲
瘦杀人、
●⊙○
天不管。
○●▲


四二、满庭芳·春游秦观

晓色云开,
⊙●○○
春随人意,
⊙○⊙●
骤雨才过还晴。
●⊙⊙●⊙△
古台芳榭,
⊙○○●
飞燕蹴红英。
⊙●●○△
舞困榆钱自落,
⊙●⊙○⊙●
秋千外,
○⊙●
绿水桥平。
⊙●○△
东风里、
○○●
朱门映柳,
○○○●
低按小秦筝。
⊙●●○△

多情。
○△
行乐处,
⊙●●
珠钿翠盖,
⊙○⊙●
玉辔红缨。
⊙●○△
渐酒空金□,
●⊙○⊙●
花困蓬瀛。
⊙●○△
豆蔻梢头旧恨,
⊙●⊙○⊙●
十年梦,
⊙⊙●
屈指堪惊。
⊙●○△
凭栏久,
⊙○●
疏烟淡日,
⊙○⊙●
寂寞下芜城。
⊙●●○△


四三、清玉案·春暮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
⊙○⊙●○○▲
但目送芳尘去。
●⊙●○○▲
锦瑟年华谁与度,
⊙●⊙○○●▲
月楼花院,
●○○●
绮窗朱户,
●○○▲
惟有春知处。
⊙●○○▲

碧云冉冉蘅皋暮,
⊙○⊙●○○▲
彩笔空题断肠句。
⊙●○○●○▲
试问闲愁知几许,
⊙●⊙○○●▲
一川烟草,
●○○●
满城风絮,
●○○▲
梅子黄时雨。
⊙●○○▲


四四、薄幸·春情贺铸淡妆多态,
⊙○○▲
更滴滴、
●⊙●
频回盼睐。
○○●▲
便认得、
●⊙●
琴心先许,
○○○●
欲绾合欢双带。
⊙●⊙○○▲
记画堂、
●⊙○
风月逢迎,
○●○○
轻颦浅笑娇无奈。
○○●●○○▲
向睡鸭炉边,
●●●○○
翔鸳屏里,
⊙○⊙●
羞把香罗暗解。
⊙●○○⊙▲

自过了、
⊙●●
烧灯后,
○○●
都不见、
○●●
踏青挑菜。
●○⊙▲
几回凭双燕,
⊙○⊙⊙●
叮咛深意,
○○⊙●
往来却恨重帘碍。
⊙○⊙●○○▲
约何时再。
●○○▲
正春浓酒困,
●○○⊙●
人闲昼永无聊赖。
○○●●○○▲
恹恹睡起,
○○●●
犹有花梢日在。
⊙●○○⊙▲


四五、惜分飞·本意毛滂泪湿栏干花着露,
⊙●⊙○○●▲
愁到眉峰碧聚。
⊙●○○●▲
此恨平分取,
⊙●○○▲
更无言语空相觑。
⊙○⊙●○○▲

断雨残云无意絮,
⊙●⊙○○⊙▲
寂寞朝朝暮暮。
⊙●○○●▲
今夜山深处,
⊙●○○▲
断魂分付潮回去。
⊙○⊙●○○▲


四六、河满子·秋怨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
⊙●⊙○⊙●
凄凉宝瑟余音。
⊙○⊙●○△
楚客多情偏怨别,
⊙●⊙○○●●
碧山远水登临。
⊙○⊙●○△
目送连天衰草,
⊙●⊙○⊙●
夜阑几处疏砧。
⊙○⊙●○△

黄叶无风自落,
⊙●⊙○⊙●
秋云不雨长阴。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摇摇幽恨难禁。
⊙○⊙●○△
惆怅旧欢如梦,
⊙●⊙○⊙●
觉来无处追寻。
⊙○⊙●○△


四七、烛影摇红·惜春王诜

香脸轻匀,
⊙●○○
黛眉巧画宫妆浅。
⊙○⊙●○○▲
风流天付与精神,
⊙○⊙●●○○
全在娇波转。
⊙●○○▲
早是萦心可惯,
⊙●⊙○⊙▲
更那堪、
●○○
频频顾盼。
○○●▲
几回得见,
⊙○⊙●
见了还休,
⊙●○○
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
⊙●○○
夜阑饮散春宵短。
⊙○⊙●○○▲
当时谁解唱阳关,
⊙○⊙●●○○
离恨天涯远。
⊙●○○▲
无奈云收雨散,
⊙●⊙○⊙▲
凭栏干、
●○○
东风泪眼。
○○●▲
海棠开后,
⊙○⊙●
燕子来时,
⊙●○○
黄昏庭院。
○○○▲


四八、减字木兰花·春情王安国

画桥流水,
⊙○⊙▲
雨湿落红飞不起。
⊙●⊙○○●▲
月破黄昏,
⊙●○△(换平韵)
帘里余香马上闻。
⊙●○○⊙●△

徘徊不语,
⊙○⊙▲(换仄韵)
今夜梦魂何处去。
⊙●⊙○○●▲
不似垂杨,
⊙●○△(换平韵)
犹解飞花入洞房。
⊙●○○⊙●△


四九、千秋岁·夏景谢逸

楝花飘砌。
⊙○⊙▲
蔌蔌清香细。
⊙●○○▲
梅雨过,
⊙●●
苹风起。
○○▲
情随湘水远,
⊙○○●●
梦绕吴峰翠。
⊙●○○▲
琴书倦,
○⊙●
鹧鸪唤起南窗睡。
⊙○⊙●○○▲

密意无人寄。
⊙●○○▲
幽恨凭谁洗。
⊙●○○▲
修竹畔,
⊙●●
疏帘里。
○○▲
歌余尘拂扇,
⊙○○●●
舞罢风掀袂。
⊙●○○▲
人散后,
○⊙●
一钩新月天如水。
⊙○⊙●○○▲
五十、琐窗寒·寒食周邦彦

暗柳啼鸦,
●●○○
单衣伫立,
○○●●
小帘朱户。
●○○▲
桐花半亩,
○○●●
静锁一庭愁雨。
●●●⊙○○▲
洒空阶、
●○○
更阑未休,
○⊙●⊙
故人翦烛西窗语。
⊙○⊙●○○▲
似楚江暝宿,
●⊙○⊙●
风灯零乱,
○○⊙●
少年羁旅。
●○○▲

迟暮。
○▲
嬉游处。
○○▲
正店舍无烟,
●●●○○
禁城百五。
●○⊙▲
旗亭唤酒,
○○●●
付与高阳俦侣。
●●⊙○○▲
想东园、
●○○
桃李自春,
⊙●●⊙○
小唇秀靥今在否。
⊙○●●○●▲
到归时、
●○○
定有残英,
⊙●○○
待客携樽俎。
●●○○▲

五一、解语花·元宵周邦彦风销焰蜡,
○○●●
露□烘炉,
●●○○
花市光相射。
○●○○▲
桂华流瓦。
●○○▲
纤云散,
○○●
耿耿素娥欲下。
⊙●⊙○⊙▲
衣裳淡雅。
○○⊙▲
看楚女、
⊙●●
纤腰一把。
⊙○⊙▲
箫鼓喧,
⊙●○
人影参差,
⊙●○○
满路飘香麝。
⊙●○○▲

因念帝城放夜,
⊙●⊙○●▲
望千门如昼,
●○○○●
嬉笑游冶。
○●○▲
钿车罗帕。
⊙○○▲
相逢处、
○○●
自有暗尘随马。
⊙●●○○▲
年光是也。
○○●▲
惟只见、
⊙●●
旧情衰谢。
⊙○⊙▲
清漏移,
⊙●○
飞盖归来,
⊙●○○
任舞休歌罢。
●●○○▲


五二、过秦楼·秋夜周邦彦

水浴清蟾,
●●○○
叶喧凉吹,
⊙○○●
巷陌马声初断。
●●●○○▲
闲依露井,
○○●●
笑扑流萤,
⊙●○○
惹破画罗轻扇。
●●●○○▲
人静夜久凭栏,
○●●●○○
愁不归眠,
○●○○
立残更箭。
⊙○○▲
叹年华一瞬,
●○○●●
人今千里,
○○○●
梦沉书远。
●○○●空见说、
○●●
鬓怯琼梳,
●●○○
容销金镜,
⊙○○●
渐懒趁时匀染。
●●●○○▲
梅风地溽,
○○●●
虹雨苔滋,
⊙●○○
一架舞红都变。
●●●○○▲
谁信无聊,
○●○○
为伊才减江淹,
●○○●○○
情伤荀倩。
⊙○○▲
但明河影下,
●○○●●
还看疏星几点。
⊙●○○●▲


五三、昭君怨·春怨万俟雅言春到南楼雪尽,
⊙●⊙○⊙▲
惊动灯期花信。
⊙●⊙○⊙▲
小雨一番寒,
⊙●●○△(换平韵)
倚栏干。
⊙○△

莫把栏干频倚,
⊙●⊙○⊙▲(换仄韵)
一望几重烟水。
⊙●⊙○⊙▲
何处是京华,
⊙●●○△(换平韵)
暮云遮。
⊙○△


五四、感皇恩·入京赵企骑马踏红尘,
⊙●●○○
长安重到。
⊙○○▲
人面依然似花好。
⊙●○○●○▲
旧欢才展,
⊙○○●
又被新愁分了。
⊙●⊙○○▲
未成云雨梦,
⊙○○●●
巫山晓。
○○▲千里断肠,
⊙●●○
关山古道。
⊙○⊙▲
回首高城似天杳。
⊙●○○●○▲
满怀离恨,
⊙○○●
付与落花啼鸟。
⊙●⊙○○▲
故人何处也,
⊙○○●●
青春老。
○○▲
五五、好事近·初夏蒋子云

叶暗乳鸦啼,
⊙●●○○
风定老红犹落。
⊙●⊙○○▲
蝴蝶不随春去,
⊙●⊙○○●
入熏风池阁。
●○○○▲

休歌金缕劝金卮,
⊙○⊙●●○○
酒病煞如昨。
⊙⊙●○▲
帘卷日长人静,
⊙●⊙○○●
任杨花飘泊。
●○○○▲


五六、贺新郎·春闺李玉

篆缕销金鼎,
⊙●○○▲
醉沉沉、
●○○
庭阴转午,
⊙○●●
画堂人静。
⊙○○▲
芳草王孙知何处,
○●○○○⊙●
惟有杨花糁径。
⊙●○○●▲
渐玉枕、
●⊙●
腾腾春醒。
⊙○○▲
帘外残红春已透,
⊙●⊙○○●●
镇无聊,
●○○
□酒恹恹病。
⊙●○○▲
云鬓乱,
○●●
未□整。
●○▲

江南旧事休重省。
○○●●○○▲
遍天涯,
●○○
寻消问息,
○○●●
断鸿难倩。
●○○▲
月满西楼凭栏久,
⊙●⊙○○⊙●
依旧归期未定。
⊙●○○●▲
又只恐、
●⊙●
瓶沉金井。
○○○▲
嘶骑不来银烛暗,
⊙●⊙○○⊙●
枉教人、
●○○
立尽梧桐影。
⊙●○○▲
谁伴我,
○●●
对鸾镜。
●○▲


五七、潇湘夜雨·灯花赵长卿斜点银缸,
⊙●○○
高擎莲炬,
⊙○⊙●
夜寒不耐微风。
⊙○⊙●○△
重重帘幕掩堂中。
⊙○⊙●●○△
香渐远,
○●●
长烟袅□,
○○●●
光不定,
○●●
寒影摇红。
○●○△
偏奇处、
○○●
当庭月暗,
○○●●
吐焰如虹。
●●○△

红裳呈艳,
⊙○⊙●
丽蛾一见,
⊙○⊙●
无奈狂踪。
⊙●○△
试烦他纤手,
●⊙○○●
卷上纱笼。
⊙●○△
开正好,
○●●
银花照夜,
○○●●
堆不尽,
○●●
金粟凝空。
○●○△
叮咛语,
○○●
频将好事,
○○●●
来报主人公。
⊙●●○△


五八、祝英台近·春晚辛弃疾

宝钗分,
●○○
桃叶渡,
○●▲
烟柳暗南浦。
⊙●●○▲
怕上层楼,
⊙●○○
十日九风雨。
⊙●●○▲
断肠点点飞红,
⊙○⊙●○○
都无人管,
⊙○○●
倩谁唤、
●⊙●
流莺声住。
⊙○○▲

鬓边觑,
●○▲
试把花卜归期,
⊙⊙⊙●○○
才簪又重数。
⊙○●●○▲
罗帐灯昏,
⊙●○○
哽咽梦中语。
⊙●●○▲
是他春带愁来,
⊙○⊙●○○
春归何处,
⊙○○▲
却不解、
●⊙●
带将愁去。
⊙○○▲


五九、南浦·春暮程垓

金鸭懒薰香,
⊙●●○○
向晚来,
●●○
春酲一枕无绪。
○○⊙●○▲
浓绿涨瑶窗,
⊙●●○○
东风外,
○○●
吹尽乱红飞絮。
⊙●●○○▲
无言伫立,
○○●●
断肠惟有流莺语。
⊙○⊙●○○▲
碧云欲暮,
●○●▲
空惆怅韶华,
○⊙●○○
一时虚度。
⊙○○▲

追思旧日心情,
○○●●○○
记题叶西楼,
●○●○○
吹花南浦。
⊙○○▲
老去觉欢疏,
⊙●●○○
伤春恨、
○○●
都付断云残雨。
⊙●●○○▲
黄昏院落,
○○●●
问谁犹在凭栏处。
●○○●○○▲
可堪杜宇,
⊙○●▲
空只解声声,
⊙●●○○
催他春去。
⊙○○▲


六十、齐天乐·蟋蟀姜夔

庾郎先自吟愁赋,
●○⊙●○○▲
凄凄更闻私语。
○○●○○▲
露湿铜铺,
●●○○
苔侵石井,
○○●●
都是曾听伊处。
⊙●⊙○○▲
哀音似诉,
○○●▲
正思妇无眠,
●⊙●○○
起寻机杼。
●○○▲
曲曲屏山,
●●○○
夜凉独自甚情绪。
●○⊙●●○▲

西窗又吹暗雨。
○○●○●▲
为谁频断续,
●○○●●
相和砧杵。
○●○▲
候馆吟秋,
●●○○
离宫吊月,
○○●●
别有伤心无数。
⊙●○○○▲
豳诗漫与,
○○●▲
笑篱落呼灯,
●⊙●○○
世间儿女。
●○○▲
写入琴丝,
●●○○
一声声更苦。
●○○●▲

六一、沁园春·有感陆游

孤鹤归来,
⊙●○○
再过辽天,
●●○○
换尽旧人。
⊙●⊙△
念累累枯冢,
●⊙○⊙●
茫茫梦境,
⊙○⊙●
王侯蝼蚁,
⊙○⊙●
毕竟成尘。
⊙●○△

大唐西域记

作者:玄奘口述 辩机笔录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关于西域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作者是唐代著名高僧、佛学理论家与翻译家玄奘。  玄奘(公元600年,或作602年至664年),俗姓陈,名讳,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人。他出身于儒学世家,十三岁时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武德元年(618年)至成都,从道基、宝暹等受学,崭露头角。后游历至荆州、吴会、相州等地,讲学问难。武德末年,到长安大庄严寺挂褡。在对佛教经论的研习中,他广泛接触各派理论,深感其中疑难问题甚多,怀疑原有译经讹谬,于是发愿至佛教发源地印度,广求异本,以为参验。恰逢中印度僧人颇密多罗到长安,向他介绍那烂陀寺(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巴腊贡村与旧王舍村之间)戒贤法师的讲学规模和他所讲授的《瑜伽师地论》,更坚定了玄奘西行求法的决心。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凉州,穿越沙碛,历尽艰辛,至达高昌,而后取道焉耆、龟兹,越凌山,经粟特诸国境,过铁门(今乌兹别克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入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国境,而后沿今巴基斯坦北部,过克什米尔,入北印度。他在印度各地游历,到过尼泊尔南部,巡礼佛教六大圣地。贞观四年到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随后,又遍访印度各地,于贞观十四年重回那烂陀寺。他研习大小乘学说,成为当地学问最高的佛学家。曾在戒日王主持下,经过辩论战胜五天竺大小乘所有论敌,被称为“大乘天”。贞观十九年,他携带搜集到的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以及佛像、花果种子等回国。玄奘历时十多年的西行求法,行程五万里,堪称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

  玄奘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命令宰相房玄龄选取高僧,组织宏大的译场,协助玄奘翻译佛经。这是中国佛学史上一次著名的译经活动,玄奘在回国后的十九年中,共译出佛教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成为佛教史上与鸠摩罗什、真谛、不空齐名的四大翻译家之一。在佛教理论方面,玄奘着重传播古印度无著、世亲一派的法相学,主张唯识论,认为“识。(人们内心存在的真理种子)是一切自然事物和心理现象的起源,成为中国法相宗的创始人。他还将印度的因明学(即逻辑推理的方法)介绍过来,引起中国学者对因明学的兴趣。  回国后,玄奘还遵照唐太宗的意旨,口述旅途所经各地情况,由协助译经的辩机笔录,在贞观二十年完成噬大唐西域记》的写作。全书十二卷,按照玄奘的旅行路线,对于沿途所见的城邦、地区和国家,逐章描述,中间不时穿插沿途所得传闻,而用“行”和“至”二字,把目睹的与耳闻的区别开来。卷一所述是从阿耆尼到迦毕试国,即从中国新疆经中亚抵达阿富汗;卷二为印度总述,并记载滥波国至健驮逻国之事,即从阿富汗进入北印度,卷三至卷十一所述从乌仗那国至伐刺拿国,包括北、中、东、南、西五印度及传闻;卷十二所述从漕矩吒国至纳缚波故国,即从阿富汗返抵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用敬播在序言中的话来概括,是“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连同附带述及的十二国,则共有一百五十国。自然,这里所谓“国”,有些是较大的国家,有的则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附近一些领地而建立的城邦。如中亚境内宰利地区和睹货逻国故地的一些小国,基本上是依附突厥而无自主之权的。

廿二史劄记

作者:赵翼

廿二史劄記 作者:清 趙翼撰作者:清 趙翼撰趙翼二十二史劄記為清代史學考據重要著作(與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並稱清代歷史考據三大名著)。其以筆記條列方式,考據包括史記至明史等二十四史,(其時舊唐書及舊五代史尚未列入正史,故稱二十二史)計三十六卷,補遺一卷。內容主要就史書的編撰編撰過程、時間,史料來源、真偽)、體例(異同優劣)加以考據,兼論政事、制度、人物之優劣臧否。

绣球缘

作者:不题撰人

绣球缘(又名《烈女惊魂传》、《巧冤家》)作者不题撰人。封 面 题“大 明 全 传 绣 球 缘”。 又 题“ 咸 丰 元 年 新 刻”,“ 学 院 前 富 桂 堂”,“内 附 钦 赐 状 元”。 富 贵 堂 为 广 州 书 坊。 此 书 据 大 英 图 书 馆 藏 清 咸 丰 元 年 (1851) 刊 本 影 印,四卷二十九回。。 原 缺 卷 一 第 13 页。 此 书 后 有 光 绪 年 间 石 印 本, 改 名 《烈 女 惊 魂 传》、《 巧 冤 家》。

内容敍述明朝万历年间 朱 能 及 黄 素 娟、 贵 保 两 家 雪 冤 报 仇 事。 朱 黄 缔 结 姻 缘, 并 穿 插 镇 国 公 胡 豹 父 子 谋 反 事。全书虽然结构紧凑,但仍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中国清代官修的记述明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始纂于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四年(1739)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在康熙时所撰《明史稿》的基础上撰成。从顺治二年(1645)开史馆起历时95年,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另有目录4卷。该书取材于《明实录》、《大明会典》、档册、邸报,以及文集、奏议、稗史、方志、传记等有关著述和材料,由于有著名史家万斯同等的整理和考订,该书体例严谨,叙事清晰,编排得当,文字简明,引述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明史》体例多有不同于前代正史或其他史书者。建文、景泰两朝均列为本纪,不同于《明实录》的附录形式;《历志》中的图表,简便易明,为过去所未有;《艺文志》只记述明代著述,不同于前代正史中的《艺文志》;在表的部分,较前代诸史增加了《七卿表》;另专门立有《阉党》、《流贼》、《土司》等列传,突出记述了明代的主要社会问题,为了解明代宦官、明代农民起义和明代民族关系,提供了比较集中、系统的材料。《明史》的记事有些过于简略,立传的人物也不够完备,且多回护之处。现通行的《明史》版本是乾隆四年的武英殿原刊本,1974年中华书局又据以校勘、标点出版。

夜航船

作者:张 岱

《夜航船》是明代文学家张岱著的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 张岱为什么把他的著作取名《夜航船》呢?夜航船是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人们外出都要坐船,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其中乘客有文人学士,也有富商大贾。有赴任的官员,也有投亲的百姓。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谈话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他在《夜航船》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日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于是,张岱便编写了一本列述中国文化常识的书,便取名《夜航船》,使人们不至于在类似夜航船的场合丢丑。“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矣”。《夜航船》,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广采博收,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个条目,涉及学科广泛,是一部比较有规模的古代百科全书。

张岱是明代历史学家、诗人,绝代散文家,浙江绍兴人,生于1597年,卒于1679年,字宗子,别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

无耻奴

作者:苏同

版本:铅印三集,十卷四十回。无耻奴 第一集三卷十二回,光绪三十三(1907)年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无耻奴 第二集三卷十二回,宣统元(1909)年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无耻奴 第三集四卷十六回,出版年月不详。

作者:苏同,清末人,生年不详。另着有小说《傀儡记》。

内容:叙述主角江念袓寡廉鲜耻,贪赃枉法,巴结洋人,卖国求荣,最后落得一场空的故事。

古籍分类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